百年踅音:田邊尚雄臺廈音樂踏查記 | 拾書所

百年踅音:田邊尚雄臺廈音樂踏查記

$ 440 元 原價 500

大正十一(1922)年4月,日本音樂學者田邊尚雄抵達臺灣,在總督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山區進行臺灣原住民音樂的調查和錄音,也觀賞日本藝妓、臺灣藝妲和曲師、桃園天樂班的演出,拜訪著名藝妲小紅鍛的藝妲間,調查臺南孔廟樂器,參加臺南媽祖廟大祭,聆聽廈門仕紳演奏南管,並以他的生花妙筆,生動描繪出百年前臺灣廈門的多元音樂生活樣貌。

本書完整收錄田邊尚雄此趟旅程的相關文獻,包括其《南洋‧臺灣‧沖繩音樂紀行》的臺廈部分、來臺之前和之後有關臺灣音樂的論著、在臺時的演講內容、1978年出版其臺灣原住民錄音的唱片解說等史料。讀者可跟著一同探討這位東洋音樂研究先驅的臺廈音樂踏查之旅。本書也附加田邊尚雄當年錄下的17首臺灣原住民音樂,讓讀者能透過聲音回到近百年前的臺灣。

作者簡介:

田邊尚雄(1883-1984)

生於東京,東京帝國大學理科大學理論物理學科畢業,之後於原文學部心理學科攻讀音響心理學與音樂美學(修業兩年),曾任教宮內省樂部雅樂練習所、東北帝國大學、國學院大學、東京帝國大學等。1921 起開始進行日本殖民地音樂舞蹈調查,包括朝鮮、臺灣、廈門、沖繩、中國、樺太(1921-1925)、南洋群島(1934)、滿洲(1940),是日本東洋音樂研究先驅。1936 年創立東洋音樂學會。因參與新日本音樂運動,發明玲琴。與山內盛彬等共同完成舞踊劇《與那國物語》。從1906 到1982 間出版著作無數,與其臺灣音樂踏查較有關者包括《日本音樂講話》(1919)、《第一音樂紀行》(1923)、《現代人の生活と音樂》(1924)、《島國の唄と踊》(1927)、《南洋‧ 台湾‧ 沖縄音楽紀行》(1968)等。

譯者簡介:

李毓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畢業,日本Yamasa言語文化研究所肄業。文章收於《彰化縣口述歷史第7集鹿港南管音樂專題》(彰化縣文化局,2006)。

劉麟玉
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演奏學碩士及人文科學(音樂學)博士,現任國立奈良教育大學音樂教育講座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殖民地臺灣音樂教育史及音樂文化史。主要著作為《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学校唱歌教育の成立と展開》(雄山閣,2005)。

王櫻芬
美國匹茲堡大學民族音樂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2016年獲頒104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主要研究領域為南管、日治時期臺灣音樂史、臺灣唱片工業史。著有《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和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大圖書館,2008),與劉麟玉合編《戰時臺灣的聲音(1943):黑澤隆朝『高砂族の音楽』復刻--暨漢人音樂》(臺大出版中心,2008)。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