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這些碎片
建造了世界……
他那酒神式的悲劇人生觀,貫穿了尼采哲學和詩歌的基本精神。
是的!我知道我的淵源!
饑餓如同火焰
熾燃而耗盡了自己。
我抓住的一切都化作光輝,
我放棄的一切都變成煤:
我必是火焰無疑!
(《看哪,這人》)
本書中收有尼采詩作296首。
尼采把自己的詩分為兩類,一類是「格言」,即哲理詩,另一類是「歌」,即抒情詩。他的格言詩凝練、機智,他說:「我的野心是用十句話說出別人用一本書說出的東西,──說出別人用一本書沒有說出的東西。」尼采的抒情詩力圖完整地表現尼采哲學的基本──酒神精神,追求古希臘酒神祭頌歌那種合音樂、舞蹈、詩歌為一體,身心完全交融的風格。而尼采把最美好的詩句獻給了友誼女神。也許沒有人比他對孤獨有更深的體味了。孤獨的痛苦,在尼采筆下化作詩意的美,他的孤獨孕育出了查拉圖斯特拉的形象,創造出幸福的絕唱。
德國近代是哲學家和詩人輩出的時代,而且,許多大詩人,如歌德、席勒、威廉‧施萊格爾、諾瓦里斯、海涅,也都兼事哲學。不過,大哲學家寫詩而有成就的,恐怕要數尼采了。十九世紀後半葉,德國最後一位浪漫主義大詩人海涅已經去世,詩壇一時消沉,模仿空氣甚濃。當時,尼采的詩獨樹一格,顯得不同凡響,並對後來蓋奧爾格、里爾克、黑塞等人的新浪漫主義詩歌發生了重大影響。
作者簡介: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一八四四年十月十五日生於勒肯,一九○○年八月二十五日死於魏瑪。他是一個哲學家,但哲學從來不是他的職業。在萊比錫讀大學時,他學的是古典語言學,對古希臘文獻有精湛的研究。從二十四歲起,他應聘在瑞士巴塞爾大學當了十年古典語言學教授。三十四歲時,因病辭去教職,從此輾轉於南歐的山谷海濱,直到十年後精神病發作,被人從客寓地接回家鄉。十年的漂泊生涯,正是他的精神創作最豐產的時期。他的大部分哲學著作,例如《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偶像的黃昏》,以及他的大部分優秀詩作,都是他浪跡四方的隨感。與學院哲學家不同,他厭惡書齋生活,反對構造體系。他自己說,他寧願在空曠的地方,在山谷和海濱,在腳下的路也好像在深思的地方思考。當他在大自然中散步、跳躍、攀登的時候,思想像風一樣迎面撲來,他隨手記到筆記本上。所以,他的哲學著作大多用格言和警句寫成,充滿譬喻和象徵,把哲學和詩融成了一體。
相關著作:《超譯尼采〔二十萬冊限量紀念版〕》《超譯尼采 II 權力‧意志》《超譯尼采II【限量超譯尼采合輯筆記卡版】》《超譯尼采》
譯者簡介:
周國平
一九四五年生於上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