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昂稱
※第一本在臺灣出版,關注緬甸「當代」詩人、政治及生活的詩文合輯。
※完整收錄17位緬甸詩人的訪談、創作,並以雙語(中緬)的方式呈現。
※同名紀錄片《緬甸詩人的故事書》逾30個國家、影展放映中。
在緬甸,寫詩是危險的。有時候,你甚至連詩都不用寫,只要擁有「一台傳真機」就足以入監。寫詩是他們痛苦的、必要的、賴以維生的養分。是最微弱的抵抗,也是身為一個人,最強而有力的證明。
這不只是一本屬於緬甸的文學合輯,臺灣也曾走過充滿言論審查、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被審查與壓迫都不是詩人的專利,他們同時是失去選擇的普通人。透過詩歌創作,啟發我們思考人性、權力及自由的各種想像,也為勇於表達自我、爭取自由的人,提供了名為希望的出口。
緬甸詩人說,詩應該是─
詩的本質核心就是同理心。這就是為何我認為詩中最重要的是情感,而不是形式或風格。
──貌昂賓
能夠熬過獨裁統治,熬過如此糟糕的時代本身就是一首詩。
──昂稱
如果每個人都讀詩,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人會惹上麻煩了……
──杜克門萊
緬甸人民正在學習如何運用「負責任的自由」。
──潘朵拉
我們這一代想要更多的藝術,更少的政治。
──颯雅林
少了詩,我的日常生活將了無生機,甚至澆熄我想要繼續活下去的渴望。
──欽昂埃
你必須順從自己的想像,不然,就乾脆回到軍政府時代去吧。
──美瑞
即便沒有政治意涵,一首好詩就是一首好詩。
──貌必明
只要這首詩是一首真正的詩,它就是創新的。
──貌玉百
我的生活若沒有詩,就會像咖哩少了鹽一般無味。
──蜜
你必須了解自己,對自己誠實。
──韓林
對我而言,這個社會一直不斷地催我寫作。一個詞、一個境況,任何事物都能寫成詩。
──百
我不是那麼擔心什麼川普王國。他總統任期才四年。我的國家被一個爛政府統治可是超過五十五年。
──孟杜恩
你不可能禁止得了詩。詩永遠都在我們心中。
──山佐兌
詩人、文化人聯名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朱宥勳(作家)、宋尚緯(詩人)、林達陽(詩人)、房慧真(作家,報導者記者)、苗博雅(政治、新媒體工作者)、翁婉瑩(獨立撰稿人)、梁東屏(獨立記者)、陳夏民(出版人)、陳又津(小說家)、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店長)、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思辯》作者)、楊佳嫻(詩人)、傅可恩(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趙中麒(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編者──
佩特.洛姆(Petr Lom)
1968年生於布拉格。在加拿大成長,目前定居荷蘭。哈佛政治哲學博士,曾在喬治.索羅斯的中歐大學擔任副教授並教授人權和哲學。於2003年成為紀錄片導演和製片,專精於人權議題。得獎影片曾在三十個國家、逾兩百五十個影展中放映,其中包括日舞與柏林影展。拍攝《緬甸詩人的故事書》紀錄片後,於2017年與太太柯琳‧馮‧艾禾拉特、緬甸詩人欽昂埃等編選同名出版品。
柯琳‧馮‧艾禾拉特(Corinne van Egeraat)
荷蘭的獨立電影製作人、具劇場背景的創意製作人。擅長以言論自由為命題,創作獨立電影。在2011~2012年與年輕的埃及藝術家製作自傳性質的”ANA ANA”(阿拉伯語:我就是我)紀錄長片。這部電影在2014年的IDFA影展獲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並在荷蘭全國放映。柯琳目前正在製作”Framing the Transition”,是一部與十二位青年緬甸攝影師共同創作的人權影像故事集。
欽昂埃(Khin Aung Aye)
緬甸詩人。
譯者簡介:
罕麗姝
緬甸華人,台大中文所碩士生。喜愛文學。曾參與2018年「赤道二三五‧東南亞文學論壇」讀本翻譯計劃之緬甸讀本翻譯,希望將來能夠譯介更多的緬甸文學作品給中文讀者。
廖珮杏
輔大德語系畢業。陰錯陽差進了德語系,又陰錯陽差踏入自由譯者之途。後來漸漸明白,也許所有的偶然都是在回應生命的渴望。喜歡蒐集各種故事,著迷於光影,習慣在回憶與經驗中找規律。偏好人物、文化、社會議題的書。目前以打掉重練的心情,在工作中努力學習。
譯作賜教:[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