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 | 拾書所

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

$ 288 元 原價 320

「博物館如何誕生?」是知名文化政策學者Tony Bennett曾提出的大哉問,在殷寶寧教授筆下,則翻轉成為探問臺灣獨特歷史與政治情境的本地疑旨,開展出值得關注的後殖民視野和社區焦點。

當前臺灣的文化治理研究,空間上聚焦於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等主要城市,時間上則專注於日治時期與戰後階段。相對於這個主導趨向,殷教授選擇淡水小鎮,以後殖民視線凝望馬偕牛津學堂與紅毛城代表的西方傳教暨商貿脈絡下的現代性權力構造。

本書的寫作環繞著以「淡水」為核心,與其說是刻意地挑選出這個「地方」作為研究的對象,不如說是淡水蘊含的豐富文化地景與歷史場所精神,訴說著太多的故事,誘發人無法忽視。特別是研究者多年來在淡水的持續觀察:從組織性設置的「博物館」,到經由文化治理機構所認可的「文化資產」,一直到「文化景觀」變遷三者之間有機的辯證關係,不斷誘發著對這些相關課題彼此動態變化所激盪出文化政策、地方治理、文化資產保存、文化地景變遷等課題,一場場從理論概念到實踐場域的辯證思考。


專文推薦:
王志弘(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黃瑞茂(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誠摯推薦:
李乾朗(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客座教授)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夏鑄九(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陳志誠(臺灣藝術大學校長)
黃光男(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殷寶寧

可能因為正巧出生地址是臺北舊城牆遺址,歷經著某些不斷地穿越邊緣的人生軌跡。住在外省籍人口較多的中山區北淡線鐵路邊,跨越鐵道去講閩南語為主的大同區上學;從法學院變成工學博士。在教育行政部門任職,負責校園建築事務。在廣播電台工作,不做廣播節目。在沒有建築系的大學裡教建築。可能因此對二元對立跟分類總是充滿疑惑,難以抗拒時空間轉換交替的奇魅。在不斷地穿梭之間,想尋找或融合、或平衡、或共存、或顛覆界線的諸般歷程中,生命從雙連、石牌一路向北到了淡水。循著淡水河的水流聲跡,想像著當年同樣在此停駐的馬偕博士,在空間中,探索著臺灣最初的博物館誕生,淡水的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景變遷課題,從一座港口城市的歷史容顏,窺看著都市治理與文化想像,期盼召喚出更多人心中的那個淡水。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現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副教授,同時兼任教學發展中心主任與古蹟藝術修護學系主任。曾經任職於中央廣播電台、教育部、真理大學等機關學校;擔任文化研究學會秘書長與理事長等職務。主要研究專長為建築與文化研究、文化資產與博物館、都市研究等。曾出版《情欲‧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