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佛洛伊德作品,翻修長期的誤解與舛亂
《重讀佛洛伊德》是宋文里教授的精心迻譯、評註之作,顯示其在漢語基礎中所下的心理學臨床及理論工夫。宋教授嘗試說服讀者,重新閱讀佛洛伊德需要不同於已有的約定俗成之譯法,而這種重譯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並以譯註和提示、評註多管齊下,將佛洛伊德的「未完成式」,帶向我們的「正在進行式」。
本書選文呈現《佛洛伊德全集》本身「未完成式」的反覆思想鍛鍊過程,所選文章除了一篇之外,都尚未有中文譯本出現。讀者在閱讀中可見佛洛伊德構築其學說的歷程,捕捉其由短論註記發展為重要論著之思想耕耘的痕跡。本書的精選翻譯,不僅帶給我們閱讀佛洛伊德文本的全新經驗,透過宋文里教授的評註與提示,更帶出「未完成式」中可能的「未思」之義,啟發我們思索當代可以如何回應佛洛伊德思想所拋出的重大問題。
宋老師長年對於精神分析的研究教學所淬鍊出的翻譯功力,充分展現出版這本書的當代價值,無非也是指向一種精神分析未思體驗的探索,而非定論的範疇。
――林耀盛
翻譯的忠實並非忠於不可及的原文,而是忠於接納外語、呈現不可化約之語言差異的作業。宋老師的翻譯與評註之作,無疑是從譯者走向『異者』這一職責的體現。
――沈志中
源自西方知識體系的深度心理學,如果要和我們的文化有真正的對話,宋文里老師這樣「未完成式」的迻譯將是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宋老師明白我們與西方理論之間的關係還是現在進行式的,離結束還很遙遠 。而這本書就是開始,面對這遙遠旅程最重要的宣告。
――王浩威
書籍重點
佛洛伊德首度面世的中文版文選,全書除一篇之外,都尚未有中文譯本出現。
長期著力於精神分析研究與教學的心理學名家宋文里教授精心選文、翻譯、評註。讀者在閱讀中可見佛洛伊德構築其重要學說的歷程及其思想耕耘的痕跡。
一部拋磚引玉之作,希望藉由這個譯本,反思長期以來我們是否誤讀了佛洛伊德,進而為長期的誤讀與亂解進行全面的翻修。
宋文里教授詳盡的評註與提示,帶出佛洛伊德思想「未完成式」中可能的「未思」之義,使西方深度心理學和我們的當代處境文化真正發生交集與對話。
作者簡介:
西格蒙特.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奧籍猶太人,生於捷克,後隨父母遷居至奧地利,於維也納學醫和行醫,其後為逃避納粹的統治而遷居英國,1939年病逝於倫敦。
佛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現代心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在人格理論、無意識、釋夢、性的驅力、生/死本能、焦慮與自我防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他的觀點除了對精神醫學領域的研究影響深遠,並在社會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政治學、人類學、後現代哲學、美學以及文學藝術創作等方面都受到廣泛應用。被譽為二十世紀西方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影響綿延跨越了兩個世紀,而且還在繼續當中,今日幾乎所有的人類知識都能看見精神分析的影響。佛洛伊德寫作甚勤,作品多收錄於《佛洛伊德全集》,另有許多書簡及早期神經學論文,都有世界各主要語言的譯本。
譯者簡介:
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
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論述心理學、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的心理學研究所至今。
譯有《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 O. Wilson),《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觀點》(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四十四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Kenneth Gergen,心靈工坊出版)與《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Sheila McNamee & Kenneth Gergen,心靈工坊出版)等書,另有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多篇,他也喜歡畫畫,寫感應詩,以及寫寓言、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