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田行正的設計探偵 | 拾書所

松田行正的設計探偵

$ 431 元 原價 490

設計背後的趣味演變,讓你驚呼「設計原來如此」的知識奇書
《ZERRO》作者、日本設計奇才松田行正,
以雜學知識與豐富圖片,回顧設計歷史、思考平面設計與書籍的未來

方序中(設計師)、王耀邦(策展人)、馮宇(IF OFFICE負責人) 聯合推薦

※中文版裝幀設計特色
●比照日文版,松田行正深信「紙本書是宛如裝置藝術的存在」,選用螢光黃為主色調,打造小方塊一般的醒目存在感
●開本大小符合黃金比例
●書口隱藏圖案彩蛋

黃色曾被視為粗俗不雅,並用做歧視的工具。
條紋的象徵,有著從附屬地位走向反抗權威的變化,並徘徊在劣等與清潔之間。
舊石器時代的洞窟畫,是人們填滿牆壁、展現裝飾傾向的最早代表。
古埃及文字中把國王名字用橢圓圈起來強調,是史上第一次出現標誌的概念。
版面編排的字義,背後其實與黑死病的大量遺體如何有效率地排列與埋葬有關。
人類文化最早出現的對稱,是六十萬年前的石製手斧,這也是最古早的美感表現。

色彩、裝飾、標誌、版面編排、表現方式
——松田行正為您解開歷史交織而成的設計連鎖效應。

擔任平面設計工作四十年,日本設計奇才松田行正長年涉獵有關設計的現象起源及歷史背景。本書即是他由「了解設計、了解歷史」出發,以獨家收集的豐富彩圖和史料,一面追溯「歷史交織形成的連鎖頭緒」,一面運用博覽強記的知識,解說有關色彩、裝飾、標誌、版面編排、表現方式之背景與意義。

當數位化席捲人類生活各面向,設計又該何去何從?松田行正歷經凸板印刷、照相排版到電腦排版的年代,深知設計並非直線式的發展演化。透過檢視設計的關鍵主題和歷史發展,本書讓讀者明白設計及美感是如何形成的,也試圖對平面設計與書籍的未來提出樂觀的預測。

作者簡介:

松田行正
日本著名的藝術指導/平面與書籍裝幀設計師。

1948年生,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為牛若丸出版品擔任設計工作,也經手自己著作的書籍裝幀。他對書籍設計的理念為,「在書櫃或桌上都具有存在意義及具有說話形式的書籍設計」。他曾受邀來台參加台北書展擔任金蝶獎評審,並出席設計講座。

編著有《絕景萬物圖鑑》(TBS Britanica)、《MODERATO》、《Lines》、《圓盤物語》、《眼球譚/月球譚》(牛若丸)等書。

譯者簡介:

黃友玫
1974年生,畢業於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主修多媒體設計;作品曾獲選為愛知縣長久手町文化之家舞臺布幔。現為專職翻譯,具有日文檢定一級資格,及中國生產力中心「中日同步口譯研習班」結業。

譯有藝術大師世紀畫廊叢書多本,《不為設計而設計=最好的設計》、《繪畫的教室》、《去看小洋蔥媽媽》、《有故事的昭和現代建築(西日本篇)》、《東京獨立咖啡館散步手帖[96家]》、《京都獨立咖啡館散步手帖[67家]》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