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擺渡人:吳靜吉的生命故事 | 拾書所

因緣際會擺渡人:吳靜吉的生命故事

$ 315 元 原價 350




他是政大創新與創造力中心「創造力講座」主持人、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蘭陵劇坊的助攻手......
他門下桃李無數,對台灣戲劇界、藝文發展界、大眾心理學界、創造力發展、學術交流、社會福利、商業創新等領域,都有卓越貢獻。

二十多位各界重磅級人士 !聽他們怎麼說「吳靜吉」──

靜吉是大哥。他惜才,見到有才氣,肯努力的人,忍不住就要出手鼓勵、扶持。靜吉一直是雲門強有力的後盾;新象的發展,也有他全力的照顧與支持;至於蘭陵,那是他親手生、養的孩子。沒有吳博士,蘭陵、新象、雲門,這三個為台灣當代表演藝術奠基的團體,必然不會長成這樣,或者,根本不會發生!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

吳博士對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依靠,他經常講說,他不是一個藝術家。我說,現在檯面上這些大咖,哪個不是吳博士帶領出來的?吳博士不管是在教育界或是在表演藝術界都是非常有地位的,可是他願意把時間給我這樣一個年輕人,從以前到現在都一樣。
───李永豐(紙風車劇團創辦人)

吳靜吉博士對年輕人始終是無私的提拔和絕對的包容。
───李應平(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

行走在人間的心理學家,知人,助人。「知吾者,吳博士也。」提到他,很多人會這麼說。
───樂茝軍(前《國語日報》社長、作家)

他是一位對台灣這塊土地充滿熱情的心理學家,也是台灣學術橋接國際的引領者,更是台灣現代戲劇之父,以及台灣創造力教育的播種者和實踐家。
───鄭英耀(中山大學校長)

-----------------------------

「我出生的前十三年,外婆帶著八歲女兒,坐船從宜蘭五結鄉來到壯圍鄉東港村。外公本想把女兒賣到酒家,外婆堅持不肯,趁著黑夜把她帶到我爸家當童養媳。外婆下船處,正是展開我人生的三叉口,那條冬山河、宜蘭河和蘭陽溪交會的三敆水。這個故事在我家族裡說了又說,故事最關鍵的人物是那位划著槳、把我外婆和媽媽從這個渡船口搖到另一個渡船口的擺渡人:他戴著斗笠,穿著簑衣,在深夜裡堅定地搖著槳,把我媽媽送往人生另一個起點;他還必須被信任,像個中介者,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不向追來的人透露誰坐過船、送到哪去,保護每位被渡送的人。或許是受到這故事影響,我從小就覺得擺渡人很重要。他們無論刮風下雨,不管被渡者的身分高低,都無怨無悔地把人渡過去。他們的社會地位雖然較低,卻是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中介角色。八十年後回首,我覺得自己就像這個三叉口、三敆水處的擺渡人,命中註定要做不同領域的中介者,為其創造、串聯、資源整合,再匯流入海。」

本書是吳靜吉博士的首本傳記,自述一生成長與不同領域的經歷與創見,讀者透過這看似個人性的縱橫大時代、跨領域的回憶與省思,將一同航行台灣這驚濤駭浪的八十年,見證台灣在社會、文化、教育、政治的蛻變與關鍵,並從他每一段生命故事中獲得啟發。

作者簡介:

吳靜吉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曾任政大心理學系教授、系主任等職。
除了推動表演藝術工作之外,從2009年起開始負責政大創造力講座,開授的課程包括EMBA的領導與團隊、科智所與教育所的創造力理論等。
遠流「大眾心理館」書系的策畫人,著有《青年的四個大夢》、《心理與人生》、《害羞、寂寞、愛》、《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人生的自我追尋》、《創造力是性感的》等書。

何定照
台大社會學系社會學理論組學士,英國約克大學婦女研究碩士。擔任聯合報文化記者多年,現任聯合報採訪中心生活組召集人。
曾獲吳舜文新聞獎國際新聞獎及即時報導獎;卓越新聞獎即時新聞獎;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年度專題計畫報導獎及兩度社會前進獎;三度社會光明面新聞獎;兩岸新聞報導獎;中央日報文學獎小說獎。
譯有《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商周)、《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商周,與高瑟濡合譯)、《西藏正念書》(商周)、《正念的奇蹟》(橡樹林),著有青少女讀物《惡女背/被棄手冊》(紅色文化)。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