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失去,好好悲傷:傷痛不會永遠在,練習療癒自己,找到成長的力量 | 拾書所

面對失去,好好悲傷:傷痛不會永遠在,練習療癒自己,找到成長的力量

$ 300 元 原價 380

因為有愛,所以你才會如此難過,
請允許自己好好悲傷,
不管有多難熬,你終會從傷痛中發現力量。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將數度面對許多次的「失去」,失去友誼、失去親人、失去戀人……,每段失去,都令人痛苦、煎熬且難以言喻。當你淚流不止、當你心情低落,你不知道這條傷心之路究竟會持續多久,自己又該如何開啟新生活,你徬徨無助,又深陷其中……

國際知名的悲傷輔導與心理治療師肯尼斯J. 多卡博士認為,悲傷不是能在短期內痊癒的疾病,而是條漫長的旅程。你不需刻意遺忘,或努力讓自己早日走出傷痛。透過本書,你將了解每個人都以獨一無二的方式悲傷著,沒有任何規則能定義某個人的悲傷反應是正常或異常,程度是強烈或輕微;悲傷也沒有所謂的終結,即使在喪慟之中,你仍然繼續與離去者維持著連結,只不過是以不同的方式進行。

悲傷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好好面對失落,決定你該如何繼續生活。你曾經熟悉的世界可能會變得陌生,又或許你必須重新學習之前輕忽的技能,盡你曾經疏忽的義務。但最重要的是,你現在必須學習在沒有對方的世界中重新堅強活下去。

這本書為每個悲慟受傷的心靈量身打造充滿希望且專業的療傷之路,幫助面對不同失落情況的人們,讓回憶留下,把傷痛帶走。不論是面臨失親、喪偶、失去手足或子女的傷痛,又或因無法公開承認、獲得社會支持的「被剝奪悲傷者」,例如失去同性伴侶或婚外情伴侶,以及因自殺、意外身亡等難為外人道的諸多失落,都有溫暖而實用的建議。

練習悲傷,也練習堅強

悲傷沒有階段性,它不會按照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的過程進行。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悲傷歷程必須符合這些期望,一定會很迷惑。

很多人認為如果痛苦減輕,就代表逝者對自己的意義已逐漸消失,所以他們寧可身陷痛苦,也不願忘記過去。事實上,真正的療癒與放下,是你不介意再提起。當傷痛逐漸淡去,你將更能保有回憶。

面對悲傷,我們要賦予自己完成五大任務。一、承認失落已然發生,二、設法應付痛苦,三、重新學習一個人生活(但不需孤單承受),四、持續保有愛的回憶連結,五、重建失去摯愛後的新生活美學。

人們都具有從負面經驗創造正向意義的能力,像是藉由逝者的離世提醒自己要更注意健康、明白生命的有限而懂得及時把愛傳出去,又或是因情勢環境所逼,進而發掘自己的天賦。

作者簡介:

肯尼斯J.多卡博士 Dr.Kenneth J. Doka

國際知名的悲傷輔導與心理治療師。現為新羅歇爾學院研究所老年學教授,並擔任美國安寧療護基金會的高級顧問,以及神職的路德教會牧師。

多卡博士曾在世界各地主講臨終、死亡和喪親之痛,著作多次出現於全國刊物和媒體,例如《時代》雜誌、《華爾街日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深夜新聞節目「夜線」(Nightline)。

譯者簡介:

林麗冠

台大中文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碩士,譯有《新東協,新思路》、《為什麼你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金融與美好社會》、《玩具盒裡的創新》(榮獲2014年金書獎)、《獲利的魔鬼,就躲在細節裡》(榮獲2012年金書獎)、《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等數十本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