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什麼:動物們的觀察報告 | 拾書所

人類是什麼:動物們的觀察報告

$ 263 元 原價 299

★趣味視角|用動物角度觀察人類,輕鬆進入科普領域!
★清楚易瞭|比較人類與動物各特徵上的不同,秒懂彼此間的差異!
★豐彩圖文&易懂語句|趣味的漫畫式插畫+孩子口吻呈現,孩子容易進入閱讀!
★內容廣泛|從人類外型、體內、繁殖、發育、食物、聲音、溝通等層面,趣味知識一次報你知!
★長拉頁|附錄採拉頁設計,一次瀏覽書中所出現的動物!

身為人類的我們,你對自己究竟了解多少呢?

孩子的第一本科普圖畫書
動物星球頻道 人類版
帶你用動物視角一探人類奧秘

貓頭鷹老師出了一個很有趣的作業,就是寫「人類觀察報告」,不知道大家會怎麼寫呢?黑猩猩比較了自己和人類外型的差異,長頸鹿觀察了人體的內部結構,變色龍則對人類膚色的變化很感興趣……。

《人類是什麼——動物們的觀察報告》透過動物學校裡的動物們作業報告開始,將各自調查與觀察到的內容做展示、說明,並分享異同之處以及所可能表現的行為與活動。「黑猩猩研究人類的長相、長頸鹿研究人類的身體、大象研究了人類生活的方式……」動物以人類觀察報告讓讀者了解人的身體特徵、誕生、壽命、食衣住行、生活形式、歷史與發展、以及活動與行為對地球的影響等特點,並且在貓頭鷹老師總結後引導讀者深入反省與深思,進而讓我們思考人類應該如何改善地球環境,平等對待各種生命,並且和平共處。

作者簡介:

審定者簡介

裴家騏教授

目前任教於屏東科技大學的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和東華大學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積極推動各層面的野生動物科學與研究。

創辦了「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以及「東亞與東南亞野生動物救援網絡」,致力於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的保育。

賴亦德

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學士、動物學研究所碩士、東芬蘭大學生物系博士,主修動物行為學、行為生態學、無脊椎動物學和寄生蟲學。

曾任臺大生命科學系專任助教、臺大生命科學系無脊椎動物研究室博士後研究員,現為自由研究員。

著作有《臺灣常見蚯蚓與蛭類圖鑑》(中文)、《臺灣蛭類動物志》(英文)、《臺大真好看:臺大校園動物導覽手冊——蛭類篇》(中文)、以及多篇英文與中文期刊論文。

譯作有《超能力動物百科:100種地球上最大、最快、最致命的動物》以及野望自然影片字幕。

第四屆科普文學競賽以『腦袋裡的小人兒』獲得優選;於泛科寫寫:第一屆科普識讀寫作營擔任講師;於泛科學網站、關鍵評論網以及MPlus網站擔任專欄作者,發表多篇不同主題之系列科普

文章以及其他觀點評論文。

作繪者簡介

文鍾勳

大學主修視覺設計,在研究所主修插畫。製作繪本,以童心愉快度日。圖文作品有《動物奧運會》(小魯),繪本作品有《吃了又吃的老虎》、《吝嗇鬼》、《活了嗎?死了嗎?活下來了!》、《好好說做得到啊!》、《在西藏遇見的藍眼僧侶》、《書,要讀還是要吃》(暫譯)。

譯者簡介:

張琪惠Fanny Homann-Chang

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畢業,韓國國立首爾大學語言教育院進修。現為專職韓文翻譯,已從事翻譯工作十多年,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喜歡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一起旅行探索世界。著作有《開始遊韓國說韓語》一書,並有《熔爐》、《聖殤》、《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等八十多本翻譯作品,其中《我的紅氣球》、《男爵的鳥巢箱》獲得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賜教信箱[email protected]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