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噁心到同理:拒斥人性,還是站穩理性 ? 法哲學泰斗以憲法觀點重探性傾向與同性婚姻 | 拾書所

從噁心到同理:拒斥人性,還是站穩理性 ? 法哲學泰斗以憲法觀點重探性傾向與同性婚姻

$ 300 元 原價 380

麥田 Courant 新書系首發力作! 
美國法哲學巨擘理性檢視性傾向與同婚議題的雄辯宣言


思索多元性別,從憲法價值再出發。
走一條理性的路,回歸將心比心的同理世界。


【書系概念】

Courant  書系:選書人 >> 楊照

跨界思潮的指揮家,演繹多元知識的 Courant。

Courant,是輕盈的波盪,卻能刻下深邃印痕。
Courant,也是思潮的詩意代稱,流水運行不斷如思緒。
Courant,更是一段輪旋無盡的優雅舞曲。
從最初開始滴淌,既是歷史的洪濤,也是浮世的細流,縱貫敲打。

Courant 書系,一本書,一種思惟,一片視野,一首引領新曲式的輪舞。
間奏來時,流轉的樂音倏然歇止 ── Courant ! 思潮湧入,讀者登場

【導讀推薦】

楊照 /選書、導讀
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林志潔
政治大學台文所副教授、《同志文學史》作者  紀大偉
政治/新媒體工作者  苗博雅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陳宜倩 
政治大學台文所助理教授  陳佩甄
臺灣大學法律系法學博士候選人、臺灣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張宏誠
>>> 同理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內容簡介】

身為多產作家和獲獎無數的思想家,納思邦是當代關於法律、正義、自由、道德和情感研究的重量級權威。在這本打破成見、回歸性別議題本質的精悍著作中,作者集中火力,以理性但義正詞嚴的態度,瞄準「噁心感政治」──反對同性平權的非理性壁壘──全力迎擊,深入多件與性傾向相關的憲法實際案例,由法入理、由理問情,為同性婚姻及多元成家凜然辯護。

納思邦認為,厭惡與噁心感一直是那些歧視同志者的根本動機。在面對同性戀行為及連帶的人際關係現象時,反同婚人士會經歷一種類似「身體廢物、噁心昆蟲和腐壞食物」的不快感,利用此負面感受來撻伐同性婚姻,並證明一系列法律限制的正當性──如「反雞姦法」與「捍衛婚姻法案」。他們甚至認為,這種生理、心理交互作用的反感情緒具備某種「智慧」,使社會得以遠離敗壞倫理道德的性別選擇。然而,「噁心感政治」的激情主張,違背了所有公民在法律之前皆平等的基本原則。欲對抗這種價值操作,納思邦提出了「同理心政治」的解決方案,強調個體尊重、不分族群的愛欲渴求與性的本質,鼓勵人們運用想像力,積極理解另一方的立場。

全書精闢嚴謹,邏輯清晰,充滿人性關懷。作者從噁心感、歧視、隱私、結婚權、親密行為等眾多面向,論及身體自由、同性婚姻乃至公開性愛,將事物的本來面貌引入法律的嚴密框架中,擺脫噁心感的非理性羈絆,邁向同理思考、平等正義的終極出路。

【新書活動】

楊照 @ 麥田 Courant 沙龍

吸取理論,廣納新知,舞動思潮
Courant 書系第一彈!

講座主題 >>> 同性婚姻的法律想像力:納思邦的人性與法學觀點 
主講人:楊照(作家、Courant 書系選書人)
與談人:張宏誠(臺灣大學法律系法學博士候選人、臺灣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時間:2018.7.21(六)PM 7:00 
地點:1987 商周書房(臺北市民生東路二段 141 號 1 樓,近捷運行天宮站 2 號出口)

活動辦法:講座當日需憑本書入場!詳情請見麥田臉書或城邦讀書花園。

作者簡介:

瑪莎.納思邦Martha C. Nussbaum
芝加哥大學恩斯特‧弗洛恩德法律與倫理學傑出貢獻教授,當代最多產、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論述橫跨法律、社會、政治、倫理領域。她是美國著名自由主義學者,出身戲劇及古典學研究,專攻古希臘哲學與情感哲學;她也是女性主義倫理學的重要理論家,論及倫理與法律問題時,強調情感的地位。近年來她積極投入公共議題討論,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共同關注第三世界的經濟問題和婦女問題,也為社會正義的各種議題發聲。她啟發自亞里斯多德和馬克思以來的經濟學「能力取徑」,使政治自由主義的正義理論獲得嶄新面貌。

譯者簡介:

堯嘉寧

臺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現職為英/日文翻譯,譯有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史》、大貫惠美子《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本田善彥《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奧比・薩克思《溫柔的復仇:奧比・薩克思的創痛與重生札記》、凱斯・桑思汀《剪裁歧見:訂作民主社會的共識》等書。近期譯作有《不平等的審判》、《橫渡孟加拉灣》、《被誤解的犯罪學》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