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當國: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 拾書所

袁世凱當國: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 387 元 原價 440

★看帝制時期的各個人物、軼事,構成一幅生動的洪憲帝制圖

★重新點校、分段,並增加小標題,便於讀者檢索

★文史專家蔡登山老師專文導讀

★本書詩文相輔,詩在前文在後,生動刻畫了洪憲帝制之開端與結束,歷史猶如重現眼前!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是劉成禺以史家的眼光和詩人的筆墨,寫出了袁世凱竊國亂政、復辟帝制以及帝制夭折的歷史全過程,同時還紀錄了與這段歷史相關的史實與人物。

內容綜覽了洪憲帝制的方方面面,宛如一幅生動的洪憲帝制圖。例如涉及帝制的原因包括:列強的利益爭鬥對中國外交內政的影響、袁世凱的野心、帝制受諸人的慫恿;而涉及帝制的過程,寫到籌安會、請願團、太子黨等;以及帝制中的各種人物──遺老、軍閥、進步黨、革命黨等等。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結合了詩和史,詩在前,文在後,以文注詩,詩文互補,並「以詩存史」。是清末民初以來少見的大型敘事組詩。

作者簡介:

原著/劉成禺
劉成禺(1875~1952),本名問堯,字禺生,筆名壯夫、漢公、劉漢,湖北武昌人。1875年生於廣東番禺,故字禺生,以面略麻,人以「麻哥」稱之,亦不以為忤。劉成禺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劉兆霖號雨臣,曾在廣東廣州府和潮州府等地為官數十年,「卓著勳聲」。成禺幼長於粵,後入武昌經心書院、兩湖書院學習,受教於梁鼎芬,後又曾跟隨辜鴻銘和容閎學習西文。1901年,以唐才常案被累,離鄂走上海,館於王培生家。後應陳少白之招,與沈翔雲至香港,又以少白之介,加入興中會。1902年,經程家怪介紹在橫濱與孫中山相見,縱談竟日。1952年3月15日病逝於漢口,享年78歲。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等十數本著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