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是人生存的證據,居家環境是反射心靈的鏡子。
人活得越久,持有的物品數量越多。同樣地,在同一棟房子裡住得越久,經歷的悲歡喜樂、煩惱糾葛也隨之增加。
50歲正是養兒育女告一段落,開始思考退休生活,重新檢視人生的最佳時機!
收拾指的不是「丟東西」,而是從家中過多的物品當中「挑選」,對於自己與家人真正需要與重要的物品,收納成容易使用的狀態。
所以最首要的要先搞清楚,最近有什麼煩惱,以及今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50歲開始,我們要學習如何「放下」,跟過去告別,開始迎接之後的豐富人生!
50歲開始面對第二人生的收拾重點
一、考量精神、體力和時間,不要以為自己隨時都能動手收拾
年輕時重心放在工作與孩子上,就算覺得居家環境不夠清爽,也無暇收拾。面對長久以來累積的「事物」,挑選今後人生所需的物品,思考人生下個階段該如何度過。這項作業需要精神與體力,更需要時間,從50歲開始著手最合適。
二、太執著於過去,就無法捨棄
明知某些物品不會再派上用場,一旦丟棄便會覺得「好可惜」、「好浪費」,而無法斷捨離。面對變化不是易事,但必須接受過往的嗜好已經不再適合自己,以及萬物皆有壽命的現實,才能邁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三、子女自立是你重新展開人生的最佳機會
認真養育小孩很偉大,然而子女獨立後,代表你的任務已經告一段落,應該重拾自己的時間。此時的功課是擺脫因子女離巢而導致的心靈空虛,尋找不同於以往的自己。因此不妨花時間挑選值得留下的紀念品,當作和過去告別的儀式。
四、不要留下一堆雜物給子孫整理
雖然整理遺物對於50多歲的人來說還太早。但是若不趁有能力時著手整理,日後留下大量的遺物,會導致子女必須耗費時間與金錢來整理,造成嚴重的負擔。更可憐的是子女必須強忍悲痛,處理父母的遺物。即使你留下的,都是優質昂貴的好東西,但是父母與子女所經歷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和流行卻毫不相同,因此就算要留下東西,也要挑選對方真心喜愛、覺得實用的東西。
五、選擇物品的標準是「適合理想的自己」
「你希望自己3年或5年後是什麼樣子?又是過著什麼樣子的生活呢?」
理想的收拾方式是先想像理想的自己,再決定如何整理物品以完成夢想。心中充滿煩惱的人,無法輕鬆思索未來的情況。透過收拾,只留下真心喜愛的物品,便能想起原本的自己和今後想要挑戰的事物。就算無法立刻想到,原本阻塞的思考迴路,也會在雜物掃除後清晰通暢,產生思考未來的餘力。
本書特色:
本書匯整作者兩千個以上的案例所獲得的知識、祕訣與心態。並收錄4個常見的家庭範例,規畫出適當的整理方法與步驟。按照本書的指示實踐,必定能獲得心靈與生活都乾脆舒暢的「優質第二人生」!
作者簡介:
中山真由美
Inbloom株式會社董事兼整理收納服務事業部負責人。以整理收納顧問的身分從事個人、大樓、不動產業的收納設計,以及擔任收納講座的講師等等。克服幼時不善丟棄與收納的惡習,成為熱門到難以預約的收拾諮商教主。女性雜誌《LEE》上的特輯大獲好評,成為活躍於演講、雜誌與電視媒體的人氣講師,同時與大型住宅建商合作設計住宅隔間,以及與流通運輸業者一同開發收納工具品牌。
著作包括《整理居家環境與心靈的「丟棄」與「收納」規則》(集英社)、《增加雜物的男性和捨不得丟棄的女性的收拾技巧》(小學館)等等。
譯者簡介: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希望有一天能搭時光穿越機回到古代用宋代青瓷喝杯茶。譯有《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中年之後成功的居家改造》、《最貧困女子》和《平松洋子的廚房道具》等。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