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3期 | 拾書所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3期

$ 361 元 原價 380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的創辦,是為了提倡一種返回民國歷史現場進行文學研究的學術理念。堅持學術立場、回到文學本位、開放思想對話則是本刊的宗旨。我們認為,在「民國框架」下討論問題,不僅可以積累一批被忽略的史料,而且最終也有助於形成與現代漢語文學相適應的研究思路和學術模式,從而擺脫長期以來受制於歐美學術範式的宿命,並與西方學界進行平等對話。

「民國文學」作為一個學術的生長點,其意義與價值已經得到學界的肯定。現代文學的研究,在經過早期對「現代性」的思索與追求之後,發展到對「民國性」的探討與深究,是符合現代文學史發展規律的一次深化與超越。在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我們深信,學術界將可以在這方面開展更多的合作機制與對話空間。

香港文學以其在中西碰撞的歷史、政治及文化上的複雜性,加上地理位置的邊緣性,長久以來一直保持著自身豐饒而獨特的審美品格與思想追求,而成為華文文學世界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從上世紀到本世紀,從殖民到後殖民,香港文學歷經了和中國歷史同步發展的曲折路程。儘管版圖上只是彈丸之地,文學及文化上卻擁有巨大充沛的能量。不管是南來作家對香港文學的活躍與提升,還是本土作家自覺創造香港文學的卓然有成,香港文學的存在與豐富,已然是華文文學不可忽視的重要板塊。

香港文學在1920年代末期開始登上新文學的歷史舞台,30年代逐漸拓展興盛。抗戰爆發及勝利以後,大批作家來到香港,或避難,或借道,或從事抗日文化活動,使香港文壇一時熱鬧非凡。1949年後,香港成為冷戰背景下的角力場,左右翼勢力緊張對峙,反而促成了香港文學走向兼容並立的多元發展。如何看待香港文學與「民國」之間錯綜複雜的演變關係,是本期關注的主題。因為我們注意到,1949年以前,諸多民國作家如許地山、茅盾、蕭紅、端木蕻良、蕭乾、夏衍、郭沫若、葉靈鳳、戴望舒、鷗外鷗、張愛玲、袁水拍、陳殘雲等,都曾在香港定居或小住,從而留下了許多與香港有關的文學作品及活動,這些作家作品的解讀、史料文獻的鉤沈、在民國文學史、香港文學史上意義的彰顯,都需要學界持續不斷地投入研究。

為此,本刊特別邀請香港教育大學陳國球教授策劃「香港文學與民國」專題,經過審查之後,共發表7篇論文,分別為:趙稀方〈「友聯」與《中國學生周報》〉、葉倬瑋〈在兩道夾縫中綻放:《紅豆》編輯格局探析〉、區仲桃〈想像「民國文學」:馬朗在《文藝新潮》中的「民國文學」想像〉、孫瑩瑩〈宋王台、遺民情結與柳亞子《圖南集》的抒情政治〉、王鈺婷〈五四女性文學傳統之傳承與轉化─以台、港《純文學》「近代中國作家與作品」專欄為討論範圍〉、許明德〈感舊與奇情:略論豹翁30年代初的兩部世情小說〉、教鶴然〈民國香港與東北區域間的作家流動及文學活動〉。誠如陳國球教授所言,「民國」對於香港來說,是「既親切又疏離的文化與政治的符號」。透過這7篇論文,從不同角度探索和發明「香港」、「文學」,與「民國」的多重意義,相信對未來的相關研究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觀念交鋒」有4篇文章,分別是四川大學李怡教授探討關於舊體詩詞進入現當代文學史的問題,這裡涉及了能否入史?如何入史?入什麼史?等一系列具爭議性的討論,本文對此有清晰的思考與見解;中央大學李瑞騰教授從大學史料的角度介紹了從南京時期到桃園時期中央大學的傑出作家,包括吳梅、吳宓、孟瑤、潘人木到焦桐、吳明益等幾代作家,對民國文學發展與大學的關係做了生動的演示;政治大學歷史系周惠民教授從《事略稿本》等書看蔣介石如何實踐新生活運動,並藉此說明蔣介石的人格特質之一便是能夠堅持,而這也許就是他能在眾人心生懷疑之際,獨排眾議,堅持到底,才有了抗戰最終的勝利;復旦大學欒梅健教授以「開疆拓土,已是完美」為題,詳細介紹了范伯群先生對通俗文學研究的重大貢獻。范教授於2017年12月過世,作為范教授的大弟子,對其師的學問人格、行事待人有最深切的認知觀察,這篇充滿情感的追思文章讀來令人感傷,同時也對范教授一生堅持投入通俗文學研究的心境與成就做了完整深刻的呈現。

一般論文有5篇,篇篇精彩。東華大學須文蔚、顏訥的〈朱乃長以翻譯建構現代主義小說文論研究─以《文學雜誌》時期翻譯作品為例〉,鉤沈史料,考證生平,給予朱乃長在戰後西方文藝思潮在台灣的傳播史中應有的地位與評價;清華大學陳惠齡的〈「傾城故事」的改寫、摹寫與續寫─張愛玲/言情、張系國/奇情和李歐梵/懺情的互文共構性〉,對幾個相關文本之間的交叉互文性做了深入的闡明;台北教育大學郝譽翔的〈上海的異質空間:以1920年代的左翼小說為例〉,透過幾位與上海大學密切相關的作家:蔣光慈、茅盾以及法國小說家馬爾羅等,探究1922年至27年間上海大學由法租界遷移到閘北的過程及其背後的歷史意義;四川大學馬睿的〈從「文學」的出場看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文化指向〉,對五四的文學觀念、範式轉移有清晰的勾勒;中國人民大學付立松的〈兩個反對的朋友─胡先驌與胡適論戰始末考論〉則對新文學運動中不同立場的爭辯做了抽樣性的考述分析。

作者簡介:

張堂錡

台灣新竹人。文學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撰、專刊組組長、政大華語文教學學程主任。目前執教於政治大學中文系,並任政大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文學、台灣散文及澳門文學研究,出版有學術專著《黃遵憲的詩歌世界》、《白馬湖作家群論稿》、《個人的聲音-抒情審美意識與中國現代作家》、《現代文學百年回望》、《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等十餘種。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