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光效應衝擊下的檳城老咖啡店傳人、
因為惡劣勞動環境而情緒失控的遠洋印尼漁工、
經歷過柬埔寨大屠殺,用餘生處理心理創傷的倖存者、
迎接現代化的寮國古廟和為了上學來做沙彌的偏鄉孩子、
愛情價值觀和父母輩落差甚大的泰國新世代少男少女、
以創作探索自己與母國之間若即若離關係的泰國藝術家……
一篇篇來自東南亞不同國度、空間的小人物故事,在漫畫家營造的情境中,映顯出各種現實生活中幽微、發人省思的狀態、築起與過往認知中全然不同的「東南亞映像」。
收藏級當代漫畫刊物,耗資製作,首刷2500本附流水編號,通路限量1000本。
在內容產業電子化的今日,慢工一直不斷地思考紙本存在的意義,從創社的純手工書到知名設計師何佳興設計的《熱帶季風》,都希望成為讀者能收藏一輩子的珍貴書籍。 本書罕見地針對每篇作品特性,選用不同紙材,並大量運用特殊色、金屬色印刷,使書本不只是原稿的複製、更是一種再創作。本期中英雙語並附上每本獨一無二的流水號供收藏。
漫畫新浪潮:第一本給大人的亞洲紀實漫畫
慢工出版於2017年末推出「給大人的亞洲紀實漫畫」──《熱帶季風》,收錄非虛構題材、帶有強烈作者風格的亞洲原創漫畫,並以深度專欄引介國際間的經典作品。創刊號極具開創性的題材和裝幀深受好評,陸續吸引新媒體的關注報導、知名藝文工作者力挺與推薦,並吸引港澳中台的藝文愛好者爭相收藏。
為了開創紀實漫畫的閱讀與創作更多的可能性,第二期的《熱帶季風》全本專題化,與更多不同領域的團體或創作者合作取材,深入議題核心、試著挖掘更多面向;並在各篇作品後再加上豐富的延伸資訊。
◆精彩內容收錄:
【國際經典引介】:日本殿堂級漫畫大師,劇畫創始人-辰巳嘉裕/德國獨立媒體自製、極右翼組織報導漫畫-白狼
【紀實力現場觀】:慢工X Giloo紀實影音平台,攜手解讀泰國當代紀錄片。
【亞洲原創漫畫】:多國作者參與創作,給你台灣x印尼x 泰國x 馬來西亞x寮國x柬埔寨的當代真實故事。
◆各界好評推薦:
「如果可以用文字或紀錄片說清楚的事,為什麼還需要用漫畫形式?這是我身為寫作者和影像研究者,初見《熱帶季風》時的好奇疑問。而當我翻開後,很快就獲得了解答。那絕對是一種獨立、新穎的文類,使用著多元的符碼與開放的文法。它可能比影像還衝擊、比詩還多義、比小說還奇幻、比報導還寫實。當然,它也比一般繪本節奏鏗鏘、比多數漫畫雋永深刻。這成就了緩慢而安靜凝視的閱讀體驗,本質上挑釁著網路瀏覽。於是,它必須是紙本,編作者精工細製,閱讀者精讀細品。」
──李明璁(社會觀察家)
「作為一本「漫畫刊物」,《熱帶季風》內容精采,不僅以漫畫形式呈現內容,也反過來將「漫畫」視為討論內容,更嘗試用『漫畫』去承載與展現更多元的主題,同時在製作上試圖超越『刊物』的原有格局。」
──臥斧(作家)
「紀實漫畫就像台灣早期的新電影,新電影紀錄了我們的生活樣貌,一直到今天我們還是繼續在談論它。《熱帶季風》是個有趣的實驗,也有高貴的質感。」
──小莊(《廣告人手記》、《80年代事件簿》作者)
「現實是雋永的題材,而極具個人筆觸的紀實漫畫賦則予其詩意和觀點。滿是誠意慢工出版以匠人精神細細打造的《熱帶季風》刊物,值得所有讀者支持與期待!」
—林木材(台灣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在台灣做《熱帶季風》這樣的刊物需要相當大的熱情和勇氣,它的風格明亮愉快、氣勢又如狂風暴雨!」
—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作者簡介:
【專欄作者】
黃鴻硯
公館漫畫私倉兼藝廊「Mangasick」副店長,文字工作者。譯有丸尾末廣、駕籠真太郎、松本大洋的漫畫作品,同時協助MURAI、逆柱IMIRI等小眾漫畫家,進行獨立出版計畫,透過Mangasick臉書頁面散佈台、日另類視覺藝術相關情報。
陳蘊柔
輔仁大學德語語文學系碩士班畢業,從事過出版社助理編輯、書籍版權代理業務,也撰寫過漫畫評論專欄。熱愛漫畫,曾以德語自傳小說《餘生末日》的敘事研究做為碩士畢業論文,現正於德國美茵茨大學攻讀翻譯及文化博士班。
【漫畫作者】
Art Jeeno
1987年生於清邁,現居於泰國曼谷從事藝術工作,玩音樂也寫文字、喜歡畫漫畫。有兩本漫畫作品於法國出版。
Jimmeh Aitch
西拉雅族。語言學博士,從事原住民語言復振工作,曾任教於關島大學和菲律賓大學。創作上偏愛黑白及線條豐富的畫風,內容則以日常生活的紀錄式故事為主。2017年與慢工合作出版第一本個人紀實漫畫《Halo-Halo馬尼拉》。
陳沛珛
插畫接案工作者,大部分時間都和貓狗窩在家。創作題材多來自日常生活的小事,在外移動時會東看西看、觀察四周環境。喜歡樸拙手感、線條色彩強烈的風格。
小錢
本名陳富晟。曾在台灣Toptoon上創作連載彩色懸疑漫畫。除了商業漫畫,也熱衷於嘗試各種風格的創作。熱愛大自然,期待能將親身走踏世界的經驗融入作品、成為一名行腳漫畫家。
冼佩珊 NOvia Shin
因為喜愛細節的緣故,所以畫畫的速度很慢。作品有插畫、紙藝、袖珍藝術、漫畫、動畫、甚至有裝置藝術,看似不同的藝術媒介,卻都是在「記錄歷史」。
Lefty
道地檳城人,熱愛漫畫也喜歡生活文化,其創作具有強烈的歐風漫畫風格。曾辭去廣告公司副美術指導的工作,前往美國進修漫畫課程,後於馬來西亞和友人一起創辦 Gilamon Studio,2017年到上海任職漫畫主編。
Adoor Yeh
1989年生於台北,曾與國外雜誌如 Wallpaper, Wonderland, Interview 等合作當期專題。2013年開始漫畫創作,2017年代表台灣漫畫家在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台灣館展出作品。近年除了獨立出版異於常規的紙本作品外,企圖結合裝置與漫畫,衍伸出新的經驗形式。
61Chi
漫畫、插畫、平面設計三棲的61Chi,2007年至今已獨立出版十餘本書。三度代表台灣參展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曾赴捷克與法國藝術駐村。作品《房間》、《南方小鎮時光:左營˙庫倫洛夫》皆獲得海內外獎項肯定 。
歐泠
故鄉澎湖是頻頻回望之處,曾跟著澎湖資深匠師學習宮廟彩繪。沉迷圖像,喜歡從圖像中找尋不同觀看、思考與理解世界的方式,一不小心就學畫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