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氣血先養脾胃:中醫大師病到天年的養生方 | 拾書所

養氣血先養脾胃:中醫大師病到天年的養生方

$ 308 元 原價 350



「脾要輕補,胃要嬌養」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養生當以脾胃為先
傳承97歲中醫大師養生精粹
揭祕長壽祕訣,無病無痛,樂享天年


《黃帝內經》中說:「智者之生也,必須順四時而避寒暑。」
人體養生的重要原則就是必須順應四時自然的變化,加強人體適應季節與氣候變化的能力,以保證身體健康,減少疾病

四季養生重點大不同
春夏養心肝,秋冬補肺腎
四季調養重脾胃

中醫說脾胃是後天之本,因為所有飲食都要靠脾胃的運化才能被人體吸收
如果脾胃出了問題,就會直接影響到營養素的吸收
明朝著名醫學家張景岳提出「治脾胃以安五臟」的說法
但四季濕邪多傷脾胃
若要健康長壽
護養好脾胃才能保證五臟功能正常
這是四季養生的根本和重中之重

要遠離濕邪有幾個方法:
1.避免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2.多吃些有化濕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生薑炒肉、黃耆、人參、茯苓燉雞等。
3.保持良好心情。
4.多做有氧運動。
5.避免大量飲酒、節制飲食。
6.生活作息正常,不熬夜。
7.經常按摩太白穴和足三里穴。
8.常打路氏八段錦。

中醫大師調補脾胃養生妙法之一:
1.常吃薏仁、紅豆、山藥等健脾祛濕的食物。
2.常將荷葉、炒麥芽、山楂等泡茶飲用。
3.常按足三里、太白穴等健脾的穴位。
4.多做有氧運動。
5.保持良好心情。
6.節制飲食。

春季陽氣生,養肝正當時
早春時節可適量吃些蔥、薑、蒜、韭、芥末;仲春時節宜少吃過酸及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暮春時節要吃得清淡。
養肝要點:
1.晚上十一點前就寢。
2.多吃綠色食物。
3.保持良好心情。
4.不要長時間盯著3C用品。

夏季屬火,火氣通心,別讓炎夏傷了心
夏季養生,空腹飲茶、冷水洗浴、夜臥貪涼、夜食生冷,是絕對要避免的四個雷區。
養心要點:
1.心要平,氣要和。
2.多些清淡,少吃上火食物。
3.適當午休。
4.常按神門穴和內關穴。

補脾、潤肺、養腎,秋季養生三部曲
初秋天氣悶熱易傷脾胃;仲秋多燥易傷肺;晚秋天涼宜進補。
秋季養生要點:
1.早睡早起。
2.初秋飲食要清淡,不宜過於滋膩。
3.多運動。
4.常按迎香穴。

冬季天寒陰氣盛,養腎防寒是根本
冬季養腎兼補脾要點:
1.早睡晚起,日出而動。
2.睡前泡腳,保暖又護陽。
3.忌黏硬、生冷的食物,宜熱食。

作者簡介:

總顧問簡介
路志正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首屆國醫大師。
◎或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
◎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中國中醫科學院榮譽首席研究員。
◎首都中醫藥養生首席指導專家。
◎主要著作有:《中醫臨床資料彙編》《中國針灸學概要》《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中醫症候鑒別診斷學》《中國名老中醫經驗集萃》等。

作者簡介
蘇鳳哲,路志正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傳承博士後。2007年獲「國家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稱號,從事中醫臨床多年,曾先後發表國家級論文五十餘篇,參編中醫著作四部,主譯法文譯著兩部,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項。

路潔,路志正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的小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定的路志正教授學術繼承人,從醫三十餘年,頗得路志正教授真傳,獲首屆中醫藥傳承獎。注重養生以調脾胃為根本,擅長治療脾胃病、風濕免疫病等疑難雜症。曾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參編多部中醫著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