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好好玩:十二生肖的故事(新版) | 拾書所

甲骨文好好玩:十二生肖的故事(新版)

$ 264 元 原價 300

☆年度「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玩一場塗鴉的遊戲,認識漢字的起源
原來寫字和畫畫一樣好玩!


德高望重的中國書法家爸爸,說給寶貝女兒聽的故事,介紹漢字始祖——甲骨文,進行一連串的親子對話與識字遊戲。

對於正在學習認字的孩子來說,中文字奇妙又有趣,一筆一劃簡單又複雜。「原來它們是這樣被發明出來的呀!」讓我們一起從三千多年歷史的甲骨文中,發現古人的睿智吧!

古人依照周遭事物的形狀創造出甲骨文,既是畫也是文字。「好」這個字,雖然都是由「女」和「子」組成,竟然有時像是女人緊緊抱著小孩,有時則像女人用手輕輕的撫摸著孩子,或是有點距離的看著孩子。還有「子」這個字,是不是長得很像小孩子呢?「兔」這個字,還有兩隻長長的耳朵呢!咦?「狗」和「豬」字長得好像,但又有什麼不一樣呢?你找到「文」字了嗎?「文」字中有顆心,你覺得古人想透過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這本書把象形文字「甲骨文」當作「圖畫」。每頁下方列有和現代中文字的對比,可以和孩子一起猜一猜、想一想。

本書特色
●內附12頁「家長手冊」,介紹甲骨文的由來,以及本書的使用方法,還有親子同樂小活動。

●與學齡前孩子共讀本書:先讓孩子聽故事,讓他們享受十二生肖傳說的樂趣。同時,與他們一起猜書中的圖畫代表什麼字,也可以摸摸畫,用手指描圖案,引起他們對文字的興趣。

●與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共讀本書:他們可以體會甲骨文像圖畫一般的豐富表現,這個年紀的孩子也可以開始以甲骨文當暗號玩遊戲。

●中、高年級的孩子以及大人讀本書:可以接觸到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的甲骨文,感受古人造字的創意,並享受歐陽先生的書法之美。

作者簡介:

甲骨文書法/歐陽可亮

一九一八年生於北京,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西元557-641)的第四十四代直系子孫。三歲起跟隨國學大師王國維學習甲骨文,之後師事羅振玉、董作賓、郭沫若等人。

一九四二年成為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大學講師,並參與《日華辭典》的編輯。二次大戰結束後大學廢校,辭典資料被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沒收。一九五四年,此辭典資料被當成促進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禮物送回日本。一九五五年,歐陽可亮受到日方聘請,在愛知大學繼續編輯辭典的工作,歐陽可亮的家人也一同前往日本。之後,他編輯了《岩波中文辭典》、《熊野中文辭典》、《中日大辭典》,另一方面也在外務省研習所、神戶市外語大學、國際基督教大學、拓殖大學、東京產業大學、一橋大學等任教,並致力於甲骨文的研究及普及甲骨文教育。主要著作為《集契集》。

一九八○年他因腦出血導致右手不便,卻成為用左手書寫的巨匠。直到一九九二年於東京去世之前,他不但繼續書寫甲骨文,還一直致力於提倡甲骨文的重要性。例如提議在安陽的殷墟遺址舉辦發現甲骨文九十週年國際學術座談會等。

此繪本是由歐陽可亮所著的《集契集》(1976年中文版、1984年日文版)、《甲骨文龍年書帖》(1976年),以及甲骨文書法作品〈十二生肖星斗值年月日時圖〉、〈十二生肖司時圖〉、〈龜甲文司時圖〉、〈洋竹舟殷人東渡美洲三千年〉中歐陽可亮所書寫的甲骨文文字集結而成。

故事/歐陽效平

歐陽可亮的次女,一九四五年生於上海。出生後不久即跟隨父母來臺灣,直到一九五五年才隨雙親去日本。畢業於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心理學系,留學於德國波鴻大學。從學生時代就對病弱兒童的成長極度關心,返回日本後致力於推廣德國的治療教育概念。二○○三至二○○七年間在醫院小兒科病房實施住院兒童的成長援助活動。二○○五年入學聖和大學研究所,專攻幼兒教育學。現在致力於提倡在「日本醫療保育學會」等學會設置院內幼稚園。二○一八年獲頒廣東省文物保護基金會「二○一八年度廣東省文化遺產保育突出貢獻人」的榮耀證書。

譯者簡介:

鄭如峯

自幼生長於新北市鶯歌區,從小就很喜歡畫畫。總喜歡臨摹喜帖上的人物圖案。上學後最喜歡上的是美術課。也許是生長在陶瓷鎮的鶯歌,也或許是父親做陶的關係吧,從小就對藝術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後來受到日文繪本的吸引到日本學兒童文學。她說:「繪本一直是我的最愛。很高興能將我喜愛的日文繪本介紹給臺灣的孩子。」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