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放送局:日治時期臺灣童謠讀本(2) | 拾書所

童言放送局:日治時期臺灣童謠讀本(2)

$ 360 元 原價 400

世界都套上一層「童心」的濾鏡


「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於二○一六年獲選為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譽揚組織,為本市第十四個譽揚團體。該學會自一九八四年成立至今已三十餘年,推廣兒童文學不遺餘力,也曾經內政部評定為績優社會團體。為譽揚「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的貢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編印三冊日治時期兒童文學讀本作為譽揚形式,藉此回顧臺灣近代兒童文學的發展進程。

《童言放送局:日治時期臺灣童謠讀本②》以「放送局」來象徵當年童謠的傳播,內文精選SIRAN‧IBAN、王登山、吳竹性、宋金棠、宋瑞樓、李氏阿桂、李鎮華、周文松、周滄海、林文基、林氏新、林金生、林鐘、張金寶、張進川、張慶星、莊水樹、郭幼相、陳氏采篆、陳氏信、陳焰樹、陳榜勳、陳錫清、陳鎰、彭銓進、黃烈臣、楊金春、楊基寅、詹春光、詹鴻賓、詹繼昌、劉振聲、鄧鑑初、謝英精、羅氏阿桂、羅字欽等三十六位一九二○年代就讀公學校時的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多元,區域廣納臺灣本島與離島,族群涵蓋閩南、客家與原住民,作品成熟度大獲已故作家林鍾隆先生讚譽。本書收錄作品相當具有鄉土色彩,透過兒童天真無邪的視角,讓世界都套上一層「童心」的濾鏡,真誠動人。

作者簡介:

由SIRAN‧IBAN、王登山、吳竹性、宋金棠、宋瑞樓、李氏阿桂、李鎮華、周文松、周滄海、林文基、林氏新、林金生、林鐘、張金寶、張進川、張慶星、莊水樹、郭幼相、陳氏采篆、陳氏信、陳焰樹、陳榜勳、陳錫清、陳鎰、彭銓進、黃烈臣、楊金春、楊基寅、詹春光、詹鴻賓、詹繼昌、劉振聲、鄧鑑初、謝英精、羅氏阿桂、羅字欽等三十六位一九二○年代公學校臺灣籍學童所著,區域廣納臺灣本島與離島,族群涵蓋閩南、客家與原住民。

王登山
臺南人,一九一三年生,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辭世。詩人,曾任職北門莊役場。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作家群重要作家之一,與郭水潭、徐清吉曾經加入日本人多田利郎在 1929年(昭和4年)創立的「南溟藝園,也被後人列入「北門七子」。

宋瑞樓
新竹竹東人,一九一七年八月六日生,二○一三年五月二十六日辭世。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畢業,曾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師、教授、名譽教授、內科部主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醫學會理事長、衛生署肝炎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和信醫院院長等。因其對B型肝炎、疫苗接種、內視鏡的研究與突破,被譽為臺灣的肝病之父、臺灣的消化系內視鏡之父。

林金生
嘉義新港人,一九一六年生,二○○一年辭世。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曾任嘉義縣縣長、雲林縣縣長、交通部部長、內政部部長、考試院副院長。此外,林金生是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的父親。

譯者簡介:

林鍾隆
筆名林外、林岳、林容、林輝、林宴、林原、林峯、林飛、容輝、周洋、周原、豆千山人、古道翁、貴無等。桃園人,一九三○年七月二十四日生,二○○八年十月十八日辭世。臺北師範學院畢業。曾任霄裡國民學校、東門國民學校、觀音初級中學、中壢高中教師。曾創辦及主編《月光光》兒童詩雜誌,後改辦《臺灣兒童文學季刊》,全方位推廣兒童文學創作。一九八○年自教職退休後,專事寫作,並指導中小學生作文。曾獲多屆月光光獎、布穀鳥紀念楊喚兒童詩獎、洪健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兒童圖書類金鼎獎、《中華兒童叢書》金書獎、年度優良兒童圖書金龍獎、《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最佳童書獎。

創作文類概括論述、詩、散文、小說、兒童文學、翻譯、語文教學,取材豐富多元,橫跨成人與兒童領域,鍾肇政稱之為「全能型」作家。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