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詩詞文綜論稿 | 拾書所

兩宋詩詞文綜論稿

$ 695 元 原價 790

宋代文學最奇異的現象是詩、文皆極興盛,而且波瀾壯闊,高潮迭起;卻在淺斟低唱之際,另啟了足以代表宋代的文類:詞!本書既可以飽覽宋人情理兼備的精神風光與文學丰采;更可習得研究探索文藝社會的研究方法,並應用相關資料以作分殊各別的深入研究。

前四篇考訂《優古堂詩話》、《能改齋漫錄》、《雪浪齋日記》、《復齋漫錄》等四種詩話之作者與各書間之關涉,並著錄條文,鉤稽內容,以供讀者參酌。第五篇考實阮閱《詩總》所錄《百斛明珠》確係蘇軾所著,於以見思想文字流傳之不易!宋代,不同於漢、唐的英雄型、名士型的文化,基本上是個聖賢型的文化,因而克己復禮,動心忍性:少了飛揚跋扈之姿,但卻寧靜自守而博學深思,因而既善古今人物品鑑,亦因修德自省而多自贊寫真之作。本書第六篇,既探討人物贊源流,自贊寫真文體形成;而以兩宋自贊寫真四十八家詩文作了彙考,可謂掌握兩宋文學大家自觀自照的精神面貌,反映的不僅是個人的性情精神自覺,更是德行文章合而為一的文化文學理念,其實契入兩宋文學精神真諦,而為其開啟之關鍵:彙考留給後來學者無限發揮空間。宋人詞集的「序」、「跋」、「題詞」,不但反映了宋人作詞的時代環境,個人背景,以及創作與其「隱含讀者群」共同的文學理念與藝術偏向,更可以窺知詞風演變與詞史發展。本書第七篇的彙輯釋要,正是藉第一手資料的詮解,來作貼近宋人觀點的宋代詞史、詞體之接受史的重建,而不僅限於一人一家言。這是我們重建詞史所不能忽略的「歷史」觀點。

其他各篇,或詩文或詞,均為教學研究課題,宏觀微觀,於利用宋代文人之品評、擬作及而能深入作品精髓的欣賞途徑。參考本書所輯編之作品及相關評論資料,當可於一篇、一家之創作理念與風格表現,有所觸發;亦或可深究近古文學發展之別裁,以為文學史書寫之新線索。

作者簡介:

黃啟方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臺大中文系教授。歷任臺大夜間部主任、訓導長、中文系所主任、文學院院長;並曾應國立政治大學、東吳大學、文化大學之聘任兼任教授;韓國漢城大學客座教授,香港大學訪問學人。臺大退休後,轉任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並兼任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共同課程委員會主委。
專治唐宋文學,先後開授「唐宋文選」、「詞曲選」、「中國文學史」、「唐宋文學專題研討」、「詞學專題」等課程。已出版《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論集》、《東坡的心靈世界》、《唐宋文學十一題》等論著及雜文集《多情應笑》、《戲說十二生肖》、《時序紛紛滿眼花》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