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不死(全新書封) | 拾書所

書店不死(全新書封)

$ 261 元 原價 330

★ 2019全新上市,加贈全彩臺灣版別冊 ★

法國×韓國×波蘭×德國×英國
旅外作家安頓之所,當書店不只是書店


社會令人失望、日子淡而無味,書店的存在帶給人什麼力量?
作家 × 學者 為你介紹各國書店
《書店不死》臺灣版別冊
重拾書店作為街角文化站的感染力

林佑軒+林蔚昀+陳思宏+何撒娜+盧省言
帶你遍覽德法英韓波蘭的夢幻書店

____________

書店是一種「親手把書交給讀者」的行業,
也是把「書」裡的知識與情感傳承到下一個時代的力量。


探討「書」與「書店」的現在與未來,
含有深刻熱情與反思的報導文學之作。


在東京的商店街,一手創立只有五坪大書店「日暮文庫」的原田真弓;迎戰「電子書時代」,極力主張「紙本」優點的淳久堂的福嶋聰;在和歌山「人口只有百人的村落」經營「井原心靈小舖」的井原萬見子;岩手縣「教主級」的前「澤屋書店」店員伊藤清彥;在鳥取追求並實踐「一般書店」的「定有堂書店」老闆奈良敏行……
在市街書店逐漸消失,書店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薄弱的現在,他們所捍衛的「書店」之所以應該存在的理由究竟為何?
他們為何堅持開設書店?
在電子書逐漸抬頭的時代,紙本出版流通業的運作系統現況是如何呢?在現實環境日益嚴苛的氣氛下,書店的存在意義是什麼?一些被認為「有特色的書店」裡的店員、老闆們,是以怎樣的姿態繼續經營著這個事業?
本書作者石橋毅史曾在出版社任職、而後擔任新聞記者,憑藉著對紙本書的熱愛,及對書籍從業人員背後執著熱情的好奇,在成為自由作家之後,遍訪日本數個知名的特色書店、連鎖書店、二手書店,專訪書店從業人員的工作心得,試圖從中分析「書」和「書店」在今後的發展與應該繼續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時代意義。從根本重新審思這般「傳遞書」的職業,存在的意義究竟為何?

作者簡介:

石橋毅史
一九七○年生於東京都,日本大學藝術學系畢業後,進入出版社工作。一九九八年進入新文化通信社,擔任記者。二○○五年升任總編輯,二○○九年十二月離職,目前為自由撰稿人。

譯者簡介: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目前專事翻譯。
代表譯作有《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一個人的老後》、《雷霆隊長》、《隱密式鑲嵌》、《梅杜莎,看鏡子》、《蜜蜂與遠雷》、《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坡道上的家》等。

■ 別冊作者群
▌林佑軒
臺中人,臺灣法語譯者協會會員。巴黎第八大學碩士修業中。
獲聯合報文學獎小說大獎、臺北文學獎小說首獎、臺大文學獎小說首獎等項。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七年級小說金典》、《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等集,並獲文化部藝術新秀殊榮。
著小說集《崩麗絲味》(九歌,二○一四)、長篇小說《冰裂紋》(尖端,二○一七)。

▌林蔚昀
一九八二年生,臺北人。曾旅居波蘭十餘年,多年來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二○一三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回家好難》、《自己和不是自己的房間》,譯有《鱷魚街》、《給我的詩:辛波絲卡詩選1957-2012》、《黑色的歌》、《向日葵的季節》等作。

▌陳思宏
一九七六年在彰化縣永靖鄉八德巷出生,農家的第九個孩子。得過一些文學獎,例如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出版作品《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態度》、《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去過敏的三種方法》、《第九個身體》。寫作、翻譯、演戲、主持、叛逆,忙著在德國柏林當個永靖鄉下人。網站:www.kevinchen.de

▌何撒娜
研究領域為東亞區域比較研究,感興趣的議題包括文化國族主義、食物消費與認同、流行文化等等。喜歡聽故事、喜歡說故事,所以喜歡人類學。覺得要理解人很困難,所以同時也涉獵了社會學以及文化研究等相關領域。目前任教於東吳大學社會系。

▌盧省言
自二○一二年大學畢業後就獨自來到英國,原本只是想念個歷史碩士就回家,卻一路踏上念歷史博士的不歸路。養成之路漫長的博士讓我在倫敦打滾了近五年,從一開始的討厭下雨討厭地鐵討厭罷工討厭倫敦,到現在覺得這樣的倫敦其實挺迷人。在《換日線》以及《故事》擔任專欄作家,寫的都是和英國相關的碎碎念,目前在中研院法律所擔任博士培育。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