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王的指環》作者、諾貝爾獎得主
長銷四十年、不朽科普經典首度中譯
被譽為「能和動物說話的男人」——
最貼身研究筆記X 147幀珍貴隨行紀錄攝影
「真正與大自然一起生活並由衷讚嘆其美,
才能成為真正的動物學家。」——康拉德・勞倫茲
當代動物行為學世界權威、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從青年研究者時期就對灰雁特別感興趣。他之所以選擇灰雁展開如此漫長的動物行為研究,是因為「灰雁從家庭到群體生活都和人類有著極為相似之處」。
勞倫茲選擇在灰雁的棲地阿姆湖畔開啟研究生活——他和灰雁朝夕相處,為了讓灰雁在觀測站附近安家,他用家鵝孵化灰雁,然後自己肩負起母親的角色,無論晴雨都相伴左右。在陪伴灰雁長大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發掘出灰雁身上獨特的奧祕與神奇。
●爭風吃醋、一夫一妻、不忠及再婚,灰雁的愛情觀和人類幾乎一樣?而最凶狠的戀愛鬥爭竟發生在同性戀情之間?
●新生幼鳥也有入學測驗?出生沒幾天就得和同伴展開混戰,為未來的社會地位一決勝負?
●灰雁也懂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當牠們在外頭經歷可怕的事後被人類帶回保護時,會特別表露親密及感激之情?
●灰雁能教會現代人「真正的放鬆」?這種鳥的感官使其能在沉睡中保持警醒,儘管如此牠們還是能完全放鬆入睡,而人類大多只在孩提時期能夠如此。
本書以勞倫茲一貫溫暖生動的文字,以及兩名隨行研究者攝下147幀獨一無二的珍貴照片,呈現動物在大自然中躍動的生命力。讓人類彷彿超越語言,得以和如恩賜般的美麗自然進行一場真正的對話。
▋諾貝爾獎得主最後遺作——————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當人類接近自由生活的動物時,牠們肯定會逃走。
此時,人類彷彿被從和上帝其他造物共同生活的天堂趕了出來;
如今自由生活的動物從遠方朝我飛來,不是因為沒發現我,
正好相反,而是因為牠們看到、聽到了我。
我感到天堂的驅逐令就在這一刻被收回了。」——康拉德・勞倫茲
【專文推薦】
林大利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物系教授
【好評推薦】
丁宗蘇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
李偉文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袁孝維 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
陳瑞賓 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
【本書特色】
1勞倫茲雖然說灰雁與人類的群體生活相似,但並非刻意將其「人格化」,而是以科學家的視野呈現較高級動物所擁有的「主觀的經驗與情感」,讀者可隨著勞倫茲會說故事的眼睛,一窺動物身上各種喜怒哀樂。
2勞倫茲作品中難得有一本能收錄這麼多珍貴照片。說到照片,勞倫茲強調用的是當時很好的膠捲,私心認為在那個年代能拍下這些照片真的不簡單;不過看到幾張雁群盤旋高空的照片,心想如果那些手拿大砲的攝影手也能成為灰雁社會的一份子或許有機會拍到呢!但也許可貴的是,不是有機器或研究設備就行,更重要的是人的意志、科學家的決心。
3個人很喜歡作者在書末安排的小驚喜,有讀者說在夜晚讀了會忍不住濕了眼眶(真的)。
作者簡介:
康拉德・勞倫茲 Konrad Lorenz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奧地利當代權威動物學家、現代動物行為學之父。由於多年在動物行為學研究領域的開創性成就,於1973年獲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1903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就讀當地大學,主攻醫學和生物;1933年取得博士學位。並以灰雁及穴烏領域研究揚名國際;1937年,獲維也納大學聘任教授比較生理學及動物心理學;1942~44年,在德軍擔任軍醫,遠征蘇聯時被俘;1948年獲釋,於奧地利阿爾騰堡成立「比較行為研究所」;1951年出任馬克斯普朗克行為研究所所長,1973年卸任;退休後,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為他在奧地利北部設了一個工作站,讓他能繼續為奧地利科學院的比較行為研究所進行研究;1989年,在阿爾騰堡與世長辭。
除了傑出的學術成就之外,勞倫茲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在動物行為學領域的動人寫作。著有《所羅門王的指環》、《和動物說話的男人》、《和動物生活的四季》、《狼性》、《攻擊的祕密》等。本書為勞倫茲逝世前寫成的最後一本書,是勞倫茲一生研究工作的縮影。
譯者簡介:
姜麗
譯者、作家,譯有《和動物生活的四季》、《三大師:史蒂芬・茨威格傳記文學》、《卡夫卡的畫筆》等;著有《走入另一片海:德國表現主義詩人高特弗里德・本恩的詩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