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曲家徐炎之(1899-1989)、張善薌(1909-1980)表演生涯傳記,隨書附光碟四片,收錄徐氏伉儷部分歷史錄音、追懷徐氏伉儷的紀念文章、張善薌傳承劇目身段譜、水磨曲集崑劇團傳承演出錄影共十一齣。
徐炎之(1899-1989)、張善薌(1909-1980)為1949年渡海來臺的崑曲曲家,崑曲能在臺灣扎根,徐氏伉儷居功厥偉:或者號召曲友成立曲會,定期以曲會友,延續至今已逾一甲子;或者進入校園指導薪傳,培養年輕一代的崑曲愛好者。
本書從徐炎之伉儷的崑曲生涯展開,著重在南京時期的公餘聯歡社崑曲股,以及在臺北時期的曲友往來及教學活動。接著分析徐炎之的唱曲及笛藝,及張善薌的傳承劇目,闡釋其延續全福班晚期的表演特色,及與當代專業崑劇團表演不同之處。徐氏伉儷雖為曲家,但其凝結在1930年代的表演風格,為崑曲史的重要一頁。
本書附件光碟四片,收錄徐氏伉儷部分歷史錄音、追懷徐氏伉儷的紀念文章、張善薌傳承劇目身段譜、水磨曲集崑劇團傳承演出錄影共十一齣。
作者簡介:
【作者/林佳儀】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教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現為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研究方向為曲學、崑曲、戲曲表演等。著有《老生老旦一身兼──曲復敏的京劇表演生涯》、《曲譜編訂與牌套變遷》、《《納書楹曲譜》研究──以《四夢全譜》訂譜作法為核心》等。
大學開始學習崑曲,現為水磨曲集崑劇團團員,習老旦,曾演出《南西廂・拷紅》、《紅梨記・花婆》、《釵釧記・相約、相罵》、《吟風閣雜劇・罷宴》等,策劃製作「崑壇清音──徐炎之、張善薌傳承崑曲作品展」等。
【製作/水磨曲集崑劇團】
1987年6月成立,是當代台灣最早成立的崑劇團,因崑腔又名「水磨調」,故以「水磨曲集」為團名。創始團員皆為「笛王」徐炎之先生及其夫人張善薌女士的受業弟子,以傳承、推廣崑曲,提升表演藝術水準為宗旨,曾於1998至2000年兩度榮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選拔為「傑出演藝團隊」;繼於2006、2007、2009年三度獲選為「扶植演藝團隊」。
創團30年來,水磨曲集崑劇團不斷提升演出水準,敦聘專業崑劇導演、教師持續挖掘、整排傳統經典老戲,甚受學者專家及觀眾肯定。又舉辦多元的演出暨推廣活動,如2005至2007年,連續三年在臺北西門町紅樓劇場,舉辦「歇腳‧喝茶‧聽崑曲」演出活動,首創崑劇愛好者可以定時、定點觀賞崑劇的演出模式;2010年參與「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吸引許多從未觀賞崑劇的觀眾;2012年、2017年「臺北市傳統藝術季」,分別推出《琵琶記》、《繡襦記》。並持續在校園中教授崑劇、開辦「崑劇表演藝術工作坊」,傳承崑劇薪火。
【主編/洪惟助】
臺灣嘉義縣新港鄉人。曾為美國哈佛大學、科羅拉多大學訪問學者,巴黎第七大學客座教授。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特聘教授,從事詞、曲、戲曲、書法教學、研究四十餘年。所主持的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自1992年元月成立迄今,已累積有豐富的收藏和學術成果,是中央大學的特色之一。2003年創設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戲曲組,已培養數十位碩士、博士生。2017年創建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
曾主持「崑曲傳習計畫」、「崑曲辭典編纂計畫」、「台灣亂彈戲保存計畫」、「台灣北管崑腔調查研究」、「台灣崑曲活動史調查研究」等計畫。2000年創辦臺灣崑劇團,並任團長。2005年以來,每年製作崑劇名家匯演大型系列演出,是崑壇的盛事。
著有《詞曲四論》、《清真詞訂校注評》、《崑曲宮調與曲牌》等書。所主編的《崑曲辭典》於2002年5月出版;2002年底出版《崑曲叢書》第一輯六種,至今已出版三輯十八種(第四輯預計於2018年、2019年出版)。2013年新編崑劇《范蠡與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