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圖:劇本及創作全紀錄 | 拾書所

十八羅漢圖:劇本及創作全紀錄

$ 300 元 原價 380

一道彩霞分晝夜 似離而合 筆墨相牽
一點心事難藏隱 幽情密意 在筆鋒


《十八羅漢圖》2015年首演於臺北國家戲劇院,是國光劇團創團二十週年的年度代表作,經過王安祈、劉建幗、李小平的編導構思,與所有演員、設計團隊的共同創作,以其藝術成就榮獲2016年度「台新藝術獎」的五大作品。
國光劇團隸屬於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近年在歷任團長與藝術總監王安祈的掌舵下,藉由文學化、現代化的方向成功打造臺灣京劇新美學,此書與時報公司合作出版,希望一齣高水準的劇作不只是現場演出,更希望劇本本身以及伴隨演出的共同創作、製作過程乃至後續迴響,能夠被更多人看見。


【深度推薦】

「當臺上的角色忙於分辨「畫」的真假的同時,也進行「情」的有無的辯證。情之所至,甚至直透生死,「物」的真偽之辨也就豁然開朗起來。」
——中央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 講座教授 王德威

「華麗又纖細,迷人又雋永,充滿符號與隱喻的當代劇作。敘事層面藉著一幅古畫的辨真過程,直刺真相與虛偽、真性與名利、市儈與藝術價值的高下,情節扣人心弦,層層布局,冷熱交織,微巨相映。」
——表演藝術台台長、資深藝評 紀慧玲


【精闢導讀】

《十八羅漢圖》2015年10月在臺北國家劇院首演後,於2016年榮獲第十四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節目殊榮,當時的入圍評論指出:「《十八羅漢圖》以最幽微流轉、情牽意繫的『聲色微變』,為當代京劇美學打開了情物交疊的新感性形式。在表演體系上,體現戲曲本體韻味,在文學高度上,題旨崇高,辭藻繁麗,情意綿長。進出傳統與當代之間,《十八羅漢圖》渾然天成,延續古典品味,叩擊現代心靈。」這項評語從「京劇美學」、「表演體系」與「文學高度」三面向,稱許《十八羅漢圖》聯結了「古典品味」與「現代心靈」。台新藝術獎的評選,是以「未來性」為主要指標,此次獲獎似乎也揭示了這部戲所具有的可能的「未來性」之意義。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劇場藝術系教授兼主任 王璦玲


【本書特色】

◆ 包括劇本,以及從編劇、導演、主演到音樂、舞台、服裝、燈光等創作設計群,乃至執行製作、宣傳、舞台技術人員等各個面向的劇場工作歷程,並收錄台新藝術獎與表演藝術評論台六位劇評家的文章,彌足珍貴。

◆ 本劇榮獲2016年第十四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五大節目殊榮,聯結「古典品味」與「現代心靈」,隱然遙指臺灣京劇「未來性」的意義。

作者簡介:

▌王安祈(藝術總監、編劇)
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博士(1985),現為國立台灣大學講座教授。學術著作多本,學術研究獲國科會傑出獎、台大胡適學術講座等榮譽。1985年起與郭小莊、吳興國、朱陸豪、魏海敏、周正榮、馬玉琪、曹復永等著名京劇演員合作,2002年起擔任國光劇團藝術總監,規劃並新編戲曲劇本《三個人兒兩盞燈》《金鎖記》《青塚前的對話》《歐蘭朵》《孟小冬》《百年戲樓》《水袖與胭脂》《探春》《十八羅漢圖》《孝莊與多爾袞》《關公在劇場》等,2005年獲國家文藝獎。

▌劉建幗(編劇)
奇巧劇團團長,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編導作品橫跨舞臺劇、音樂劇、歌仔戲、京劇、豫劇與電視劇,力圖打破劇種與文化的疆界,開創新世代戲曲風格。2016年為左營古城百年量身打造《見城》,曾獲選《PAR表演藝術》2016年度人物 PAR People of the year。

▌作者其它著作
《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王安祈卷》、《戲曲物質載體研究》、《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崑劇論集》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