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不是才藝,
也不是人生的目的,
而是一種媒介。
藉由這些音樂的人事物,
我們思考、直視生命的本質,
培養詮釋自我生命的能力。
你喜歡聽音樂,覺得古典音樂「有氣質」、「有水準」,但是「很難懂」、「遙不可及」?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工作者彭廣林告訴你:
●為了聽一場夢想中的音樂會,「音樂之父」巴哈可以請假一個月,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
●根據文獻記載,莫札特當紅時,演出一場音樂會的酬勞,大概可購買五至六輛賓士汽車,而他一天要演出三場!
●法拉利引擎裝配完成以後,是以小鎚子輕敲引擎汽缸,再根據敲出來的音高,決定是否達到製造標準。
看完這40堂彭廣林獨具個人特色的音樂課,你會發現,你以為很有「氣質」、很難親近的古典音樂,其實很有趣!
這是一本大人、小孩、青少年都適合閱讀的古典音樂入門書。雖然以介紹古典音樂的人事物為主,但這些音樂的人事物更像是一種媒介。藉由這些音樂的人事物,「音樂大夫」彭廣林提出一些對生命、生活的看法,透過閱讀這些看法的文字敘述,播下音樂的種子。
※2019年新版
作者簡介:
彭廣林
小提琴家、音樂教育工作者,自小接受完整的音樂教育。從光仁音樂班、國立藝專音樂科,到美國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紐約市立大學研究所,與古典音樂一路走來近五十年,別人都在變,只有他不變。
他25歲到美國尋找「什麼是音樂」, 從學士一路尋到博士。但赴美最大的成就是……生了三個女兒!他天生反骨──以「反敗為勝」為一生的志業,要化不可能為可能。
現任東吳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同時也是「台北四重奏」一員,每年巡迴台灣各地演出,推廣古典音樂。自1995年11月開始在台北愛樂電台主持「什麼是音樂」,深獲好評,樂迷稱他為「音樂大夫」。
他的人生格言是:「You will never know if you don’t try; If you don’t try you will never know!」面對人生抉擇時,他總是選擇「質」的一邊;他認為蘇格拉底所言甚是:「 I can’t change you, but I can make you think!」所以,他開始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