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三次神功粵劇普查(1984至1985、1990、2006)的基礎上,本書著者於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進行新一輪普查,並着眼於神功粵劇如何反映香港文化的變遷。
本書詳細闡述神功粵劇的籌備過程、經費來源、地方色彩、戲棚搭建、戲班組織、演員培訓及演出特點;再配合對石澳、大浪灣和鶴嘴聯合舉辦的神功戲作深入的個案分析,對香港神功粵劇作出宏觀的考察,勾劃它的現況,和前瞻未來的發展。
作者簡介:
陳守仁
早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及美國匹茲堡大學取得音樂學士及博士學位,1987年至27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任教,講授粵劇、中國音樂、研究方法等課程。28年初移居英國,215年回香港定居;現從事粵劇劇本研究、劇本整理和義務工作。近著有《唐滌生創作傳奇》(216)。
湛黎淑貞
英國金斯頓大學哲學博士,致力研究香港音樂教育和粵劇教育的歷史與發展。曾任職香港教育局,具有豐富的教學、視學及課程發展經驗,退休後仍積極投入音樂和粵劇教育工作。著作有小學音樂課本《音樂新領域》及音樂教材《現代音樂探索》,亦為黎鍵遺著《香港粵劇叙論》擔任主編工作,217年協助梁沛錦教授修訂由王賡武教授主編的《香港史新編》中〈香港粵劇藝術的成長和發展〉一章。現為香港中樂團藝術教育顧問、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顧問小組委員及香港粵劇學者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