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修女:召喚慈悲 | 拾書所

德蘭修女:召喚慈悲

$ 440 元 原價 500

★《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姊妹作,記載德蘭修女積極改變世界、為弱勢服務的各種行動。

繼2009年《來作我的光》揭露德蘭修女的靈修生活與掙扎,十年後同樣由修女摯友布賴恩.克洛迪舒克神父所編輯的《召喚慈悲》,呈現出她回應上主召喚,具體體現「慈悲」的事蹟。

德蘭修女畢生為赤貧之人奉獻,獲得全球性的肯定。但她卻自認是個特別軟弱的罪人,日日夜夜仰賴天主施與愛、力量和悲憫。基於此,她的服事工作是體現基督的精神,在赤貧者中看見需要照顧的耶穌身影。
德蘭修女不推出大規模方案去解決世界各地的饑饉與急難,而在於遇到一個幫一個,一次好好幫一個。到最後,她的事工遍及世界。

除了物質的饑饉,德蘭修女還注意到:「不僅需要麵包止饑,也需要有愛止饑」,而且愛的饑饉更難消除。德蘭修女又發現,不論貧窮或富裕,不論階級、宗教,各處都有「靈性饑饉」。要消除這三種饑饉,所需唯有真誠的慈悲與積極的行動。

慈悲的真義不是施捨、不是上對下的憐憫,而是感受到別人的處境如同自己也在相同的處境。要對抗不義、撫平傷痕、消弭社會上各種對立歧視,需要我們召喚深藏心中的慈悲,從而召喚出充滿勇氣的行動,才能使這個世界成為更好的世界。

慈悲是存在每人心底的基本定律,能使我們誠摯地看待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教宗方濟各

作者簡介: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1910~1997)
德蘭修女1910年出生於現今的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Skopje),1928年加入愛爾蘭羅雷托修女會,隨後獲派前往印度,她在印度接受初學期的培訓。1931年至1948年,她在加爾各答的聖瑪利亞中學當老師,後來她離開羅雷托修女會,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仁愛傳教的修女、修士、神父與德蘭修女本人,在世界各地為窮人、垂死者、孤兒等無人看顧者服務。她曾獲頒許多獎項,包括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在她1997年以87歲之齡辭世之後,封聖申請案立刻展開。
德蘭修女因2003年的首次治病神蹟,獲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宣佈為真福(beatification)。2008年,一名巴西腦癌病人向已逝的德蘭修女祈福後,腫瘤奇蹟般消失一事,成為德蘭修女的第二個神蹟。傳統上,至少需要施行兩個神蹟,才能獲得教廷封聖。因此,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2016年為有「貧民聖人」之稱的德蘭修女舉行封聖儀式,正式封為聖人。

編者
布賴恩‧克洛迪舒克神父(Father Brian Kolodiejchuk, M.C., Ph.D.)
出生於加拿大溫尼伯。他在1977年初識德蘭修女,直到她於1997年辭世前,兩人都一直是好朋友。1984年他加入剛成立的仁愛傳教司鐸會。布賴恩神父是真福德蘭封聖申請案的列品申請人,也是德蘭修女中心的主任。

譯者簡介:

宋偉航,資深譯者。譯作舉隅:《放客企業》、《智慧資本》、《共謀》、《阿波羅的天使》、《我在DK的出版歲月》、《實作理論綱要》(全新修訂版)、《溫柔酒吧》、《迷》、《閱讀日誌》、《留聲中國》、《靈魂考》、《有關品味》、《自己的房間》(漫遊者文化2017版)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