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戰爭:冷戰時代的衝突與戰略 | 拾書所

五十年戰爭:冷戰時代的衝突與戰略

$ 774 元 原價 860

冷戰終結得頗為波瀾不驚,沒有大規模的戰爭、衝突,有的只是一個改朝換代的國家所必須經歷的種種喜怒哀樂。然而,冷戰又是一場真正的戰爭,對陣雙方較量的真實程度與兩次世界大戰不遑多讓。在大約半個世紀的時間裏,這場冷戰塑造著我們的生活和世界,而且冷戰的後果更可能影響未來的幾十年。在過去的幾年裏,出現了諸多令人厭惡與驚訝的事變,特別是在環繞著原蘇聯邊境的地區,這些都是冷戰所進行的模式及其最終結束的方式所導致的結果。至於其他倖存的共產主義國家,包括古巴、朝鮮和越南,從蘇聯敗亡的經歷中所汲取的教訓,亦可能幫助塑造未來幾十年時間的形勢發展。

迄今,西方在多大程度上真正理解了蘇聯所發生的一切?現實的真像應該被如何更好地理解?如果西方未能理解蘇聯和其他共產主義政權的本質,那麼又怎能希望它們能夠理解當前更加陌生的社會現象呢(比如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是西方通過冷戰擊敗了蘇聯,抑或蘇聯體系本身就帶有受到詛咒的瑕疵而使其崩潰最終不可避免的呢?對於我們的將來,這些問題的答案仍顯重要。

從大歷史觀角度看冷戰史和今後世界的格局是作者和我們共同的思考主題。

作者簡介:

諾曼.弗裡德曼(Norman Friedman)博士

■的戰略學者、軍事裝備發展史專家,尤其擅長於綜合歷史、技術以及戰略等諸方面因素全面透徹地分析當代問題。
■在軍事研究領域,弗裡德曼先生著有33本專著,長年為各類軍事學術研究機構、知名軍事期刊撰稿,亦多次作為嘉賓參加電視評論節目。
■2001年他所著的有關冷戰歷史研究的著作《50年戰爭:冷戰時期的衝突和戰略》獲得當年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RUSI)評選出的軍事歷史類威斯敏斯特獎(Westminster Prize);2002年11月,他的另一本著作《作為戰略力量的海軍》(Seapower as Strategy)亦獲得美國海軍勳章和塞繆爾•艾略特•莫里森獎。
■他的寫作涵蓋廣泛的現代軍事主題,其中包括獲獎軍事著作《冷戰》(Cold War),以及論述以網路為中心進行海軍作戰的《網路中心戰》(Network-centric Warfare);不過,他在歷史領域影響更為深遠的成就可能是那套論述美國不同軍艦類型發展和設計的八卷本著作。

譯者簡介:

▌熊斌,男,畢業于空軍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工程師,長期專注於作戰模擬、戰略規劃等領域的研究,發表論文30餘篇。

▌楊羽,男,1975年出生,畢業于空軍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師,長期專注於作戰模擬、戰略規劃等領域的研究,發表論文20餘篇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