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叢書:書法 | 拾書所

中華文化叢書:書法

$ 251 元 原價 270

書法是中國的文化瑰寶,它傳承千年,長盛不衰,是中華文化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書法藝術為何具有如此迷人的魅力?

這個問題看似平常,若要完整,科學地回答,卻又異常困難。這言之不盡,道之不明的原因,讓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家在山陰道上求索不止,甘願為了書法而窮其畢生精力。古代書法家勤奮練字的故事可謂多矣:「草聖」張芝為了學書,池水盡黑;懷素為了寫好書法,退筆成塚??今天,當我們站在前輩書法家的那些氣象萬千,神秘和諧的作品面前,依然能感受到他們的創作主張與人生態度:只有千錘百煉,廢紙三千,才能真正邁進書法藝術的殿堂。

書法藝術博大精深,耐人尋味,我們只有立體化,全方位地學習,才不會窺豹一斑,僅得皮毛。因此,必須對書法創作,書法欣賞,書法發展史等相關知識都有所瞭解。

書法創作可分為臨摹式創作,集字式創作和情感式創作等不同形式,其中情感式創作是書法創作的高級階段,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方可興之所至,揮灑自如。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在《書譜》中認為,「神怡務閒,感惠徇知,時和氣潤,紙墨相發,偶然欲書」是書法創作的有利條件。可見,在書法創作過程中,書法家的心態情緒,客觀環境,工具材料和創作欲望等因素都至關重要。

書法欣賞,是觀賞者對一件書法作品進行品評,領略其中的審美趣味與藝術追求的過程。優秀的書法作品,應當講究字法,筆法,章法,墨法。同時,字法,筆法,章法,墨法等因素的有機結合亦能表現出特有的節奏、韻律、氣息,讓人感受到飄逸之氣和幽遠之象。南朝著名書法理論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道:「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

時至今日,書法這門古老的傳統藝術不僅被中國的普通老百姓所喜聞樂見,它亦漂洋過海、馳譽世界,在國際舞臺上呈現其特有的風采,被眾多外國友人收藏和喜愛。

本書對書法藝術的表現技法、美學特徵和創作過程以及歷朝歷代的代表書家書作進行介紹,力圖使讀者朋友對書法藝術的審美追求和發展脈絡有所感知。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