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上下一千三百六十字,半本伐謀交兵術 一代謀略大師張良領航入門,帶你征服職場、社交,通往順達人生 | 拾書所

素書︰上下一千三百六十字,半本伐謀交兵術 一代謀略大師張良領航入門,帶你征服職場、社交,通往順達人生

$ 277 元 原價 350

古籍今用,風華重現
賦予經典名著新的生命,透過書中睿智的文字,讓我們重拾過去不曾領悟的處世手腕、生活智慧。
@本書特色
(1)一本書的智慧,扭轉一個人的一生,而這個人的一生,又影響了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

《宋史。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宋人張商英在素書序裡寫到,一代謀聖張良僅用此書的一、二謀略,就助劉邦得了天下。

(2)全書只有六章,共一千三百六十字,字字珠璣,小可修身處世,大能安邦定國
素書的內容可分為幾個面向:
一 、闡明一個人該具備的處世哲學:
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是貫通素書一千三百六十字的精髓奧義,張良的謀略得益於此,才能秉持「順境不喜,逆境不優」的態度。
二、闡述了一個掌權者該秉持的用人原則。
依據才學之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提出「任材使能,所以濟世」、「危莫危於任疑」等理論,提示掌權者應該「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放到現代等於是一套職場中的拚搏的生存哲學,具有指導性意義。
三、繼往五百年,一本謀略史,總結了作者在安邦治國、為人處世的經驗。
素書以道家思想為宗旨,集儒、法、兵的精華,既言述了治國安邦的大謀略,也注重為人處世的小智慧,反映出作者海納百川的思想。

綜上所述,《素書》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再進一步提出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兼收並蓄, 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的價值,很值得一讀。

《素書》問世以來版本甚多。至今許多人仍孜孜不倦地鑽研書中短短不過兩千字的道理。
從書中的角度看來,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不脫以「人」為主體,古人曾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素書將「人」的問題放在首位。
素書談及「建功謀略」、「通曉勝敗與興衰的道理」,提示讀者要以古鑑今,雖然一般人用不到「出奇制勝」的兵家謀略,但能否協調好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卻依舊與成功順達的人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讀素書,笑看那個時代的兵戰謀略,如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徹底改變了張良的命運,細品字裡行間的微言大義,你不需要出將入相,但至少打通人情際遇的任督二脈,修練那些安身立命的處世智慧。

作者簡介:

黃石公
黃石公,秦朝末年人物,相傳曾傳授張良兵法。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記載,張良自從在下邳橋上得黃石公授予兵書,十三年後他跟隨劉邦經過濟北,果然在穀城山下見到一塊黃石,張良將黃石取回來當做寶貝一樣祭祀。
張良死後和黃石一起下葬,他的後人每當伏日和臘日上墳掃墓,也要祭祀黃石。山東後有穀城黃石公祠,唐朝李棲筠曾作《濟州穀城黃石公祠記》傳世。
目前,後世流傳得有《素書》和《黃石公三略》。
張良
張良,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潁川城父(今河南許昌)人,韓國被秦朝滅亡後,曾暗殺秦始皇失敗,後成為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是漢朝的開國元勳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
此後世人也尊稱他為謀聖。《史記》中有專門的一篇《留侯世家》,用以記錄他的生平。
東籬子
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鄲市人。199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首席執行官》(中國商業出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出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菜根譚》(中國華僑出版社,2006)、《素書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