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揭開颱風生命史與臺灣土地相互交揉的故事
◎拉高理解颱風的視角,從全球氣候問題、科學發展、歷史以及對社經、文化的衝擊,進行跨領域的整合
◎颱風讓臺灣科研站上國際舞臺,讓防災科技躍進,也形塑人類對自然災害態度翻轉的契機
◎在下一次災害來臨前,建立應有的防災知識,提升整體防災能力!
記二○○九年莫拉克風災後的重建與防災故事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X春山合作出版
臺灣的土地銘刻著颱風的記憶與試煉。颱風帶來了雨、災難,也影響了生態,島嶼上的人們至今還在為理解與應變颱風而努力。
當我們關心颱風假放不放、天氣預報準不準、泡麵要買多少……颱風其實早已在西北太平洋上經歷了一場場大氣與海洋碰撞、劇力萬鈞的盛大流體動力作用。數十萬朵雲簇中,只有幾十朵會長成結構完美的颱風。
本書以二○○九年八月八日造成重大災情的中度颱風莫拉克為核心,勾勒颱風的科學生命史與臺灣土地相互交揉的故事,颱風是大自然各種劇烈變化的集合產物,強大的風雨總是對一些地方帶來重複的災難,但巨災的出現,使理解颱風的尺度必須改變。
莫拉克在短短幾天就降下相當於臺灣一整年的降雨量,高雄小林村幾乎遭土石覆滅,臺灣受到影響的民眾超過九百萬,占總人口四○%。本書透過科研,解謎小林滅村之因,並以全球氣候變遷的尺度,剖析颱風的變化。
莫拉克是一扇科學之窗,打開颱風路徑與雨水、河流、地形、地質互相牽動糾纏的真相;莫拉克是一扇人性之窗,讓滿目瘡痍的受災村落在充滿撕裂與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找回復振的文化力量,例如小林的大滿舞團、南迴的小米復耕;莫拉克更是一扇未來之窗,自它所展開的防災科技,成為我們深入瞭解國土環境的起點,例如大規模崩塌潛勢研究、LiDAR空載光達技術、都會區降雨雷達觀測網、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等。
本書最珍貴的是呈現第一線真實案例,除了重回十年災難現場,更記錄了前驅科學家如何「在颱風的茫茫黑夜裡點亮了天空的星光」,透過投落送、追風計畫讓臺灣站上國際與世界共享成果;災防人員如何為了讓城市雨量容受再多一公分,得要再花十年努力,讓土地與人回返森林水文,成為海綿城市。
颱風肯定會再來。但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人類更該看清自然本質,一如小林村的「記得‧八八」碑文寫著:讓我們記得對自然必須懷以謙卑,要讓山有山林,讓水行水路。同時,自身更必須試著與水、與山、與風互為承載,才能互為依託。
作者簡介:
合作出版單位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簡稱災防科技中心,NCDR)
災防科技中心前身是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這個防災計畫也是國家科學委員會(現為科技部)推動的第一個國家型計畫,希冀經由跨領域的整合,推動防災科技研究,並落實於災害防救工作。幾經轉型後,現為科技部下的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延續成立之初的脈絡,持續做為防災科技研發的推動者,並以防災科技支援災害應變作業,將研究成果落實於災害防救的各個面向。近期更致力於以資訊整合的能力,發揮在災害預警技術、災害監測、緊急災害訊息傳遞、大數據分析能力上,深化災防科技研究應用,解決臺灣社會防災需求,發揮以科技守護全臺灣的使命。
作者群
▌雷翔宇
臺北人。臺大化學系學士,臺大語言所碩士。在多個領域激盪人文與科學的火花,透過書寫文字來促進彼此的對話,同時致力於推廣語言學教育,並以專利師身分服務於智慧財產業界。曾合著《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獲得金鼎獎。執筆之餘,喜歡踏足未知的境地,行旅於眷戀的土地,並透過合唱音樂,歌頌島嶼豐富的文化底蘊。
▌黃家俊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所畢業,遊走於地質與藝文之間的青年。《Geostory聽聽地球怎麼說》科普平臺創立團隊與作者群之一,曾任為臺灣而教(TFT)教師、服務於臺南偏鄉國小兩年,現為LIS情境科學教材—地球科學教材設計師,夢想未來能成立一個大人小孩都能自在探索自然科學的工作室。
▌林書帆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畢業,在這個特別的系所學到蝴蝶的遷徙是文學,週期表是文學,山脈隆起大陸漂移亦是文學,遂有了本書的文字。曾合著《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獲金鼎獎。
▌林吉洋
九二一成為我的大學始業式,莫拉克成為我踏入社會的成年禮,災難與重生成為我難忘的關注。災後繞了一大圈,始終心繫南方。不定期於媒體發表文章,觀察城鄉環境變遷,記錄那些即將被遺忘的村落。二○一二至二○一三年獲浩然基金會國際志願者計畫支持,於北京一所本土環保組織服務,二○一五年獲兩岸新聞報導獎公民新聞類獎。
▌莊瑞琳
曾就讀臺大外文系、輔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歷任新新聞出版部編輯、自由時報高雄組記者、誠品報告編輯、時報出版人文科學線主編、衛城出版總編輯。現為春山出版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