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見證《前奏曲》降世,卻在戰火中悄然佚失......
100餘張珍貴歷史圖片與故事,帶你重回浪漫主義音樂時代
1830年,在西班牙馬約卡島(Majorca)的港口帕爾馬城(Palma),胡安‧包薩(Juan Bauza)細心地鋸木、刨木、上弦,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製作一架島上罕見的樂器──鋼琴。他想不到的是,這架琴後來的主人將會以之創造出永垂不朽的雋永樂章、新穎的音樂概念,更將深深影響一整個時代的文化價值和歷史。
1838年11月,蕭邦(Frédéric Chopin, 1810-1849)與喬治桑(George Sand, 1804-1876)和她的兩個孩子從巴黎前往巴塞隆納,再搭船前往馬約卡島,以躲避巴黎的濕冷寒冬。他們在帕爾馬山區一處半廢棄的修道院落腳。他們設法在島上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打造居家,唯一的問題是:蕭邦從巴黎寄來的鋼琴遲遲不能抵達。最後友人為他找來包薩製造的小鋼琴,讓蕭邦得以創造出浪漫主義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著名的二十四首前奏曲(24 Preludes)。從喬治桑的紀錄,我們可以知道蕭邦作曲時的舉動、心境、表情和島上生活的點點滴滴,而島上偶爾的暴雨和大自然的聲響,也被蕭邦巧妙融入樂曲之中。
時序推移,蕭邦與喬治桑回到巴黎,最後分道揚鑣,老死不再相見。1849年,蕭邦死於困擾他多年的肺結核。七十個年頭過去,這架鋼琴依舊佇立在修道院的小房間內,直到1913年,猶太裔的波蘭音樂家蘭多芙絲卡(Wanda Landowska, 1879-1959)重新踏上了當年蕭邦與喬治桑的旅程,輾轉到了修道院,並帶走了這架鋼琴。
二次大戰期間(1935-1949),納粹佔領波蘭和法國,並宣稱蕭邦和其音樂是屬於他們的,他們搶走蘭多芙絲卡所有的藝術珍藏──當然也包括那架鋼琴。蘭多芙絲卡只好遠走美國避難,終生未再踏足歐陸,也未再見到這架蕭邦的鋼琴。
身兼指揮家和作家的保羅.齊迪亞(Paul Kildea)無意中得知了這架鋼琴的故事,他四處尋訪鋼琴下落而未果,最終轉而追尋起蕭邦前奏曲的歷史。透過演奏這些曲子的樂器、詮釋曲子的鋼琴家,以及曲子所代表的傳統,一步步探索這位深受世人愛戴的作曲家蕭邦與這組重要作品的故事。當中穿插了蕭邦與喬治桑的分分合合,闡述了蘭多芙絲卡與蕭邦的關聯,同時將這一世紀關鍵數十年的歐陸文化和政治史融入書中。
蕭邦與蘭多芙絲卡的故事,可說是歐洲最動盪的一個世紀的寫照,當中歷經了多次革命、兩次世界大戰,音樂則從沙龍走向對人民開放的音樂廳,國家體制也從君主制過渡到共和制。作者以蕭邦的鋼琴為主軸,以蕭邦的信件、喬治桑的紀錄、時人的評論與傳記、180多張珍貴圖片與照片為基底,最後以優美的筆法交織出書中故事,帶領讀者踏上浪漫主義音樂的旅程,並使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音樂隨時代變遷的意義。
作者簡介:
保羅.齊迪亞Paul Kildea
一九五〇年生於澳洲,身兼指揮家和作家。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音樂理論碩士,主修鋼琴,一九九七年獲得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在澳洲歌劇團(Opera Australia)擔任指揮,並陸續赴莫斯科、牛津、倫敦、利茲、紐約、愛丁堡和愛爾堡等地擔任客座講師。並曾任艾爾德堡音樂節(Aldeburgh Festival)、澳大利亞伯斯國際藝術節(Perth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的藝術總監。二〇一三年起擔任倫敦威格摩爾音樂廳(London’s Wigmore Hall)藝術總監,現居柏林。
齊迪亞也是知名的音樂社會史作家,更是英國當代最重要作曲家班傑明.布瑞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的研究權威。他在二〇一三年為布瑞頓撰寫的傳記一出版即獲得高度評價,獲BBC Radio 4’s選為每週選書(Book of the Week),更被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譽為「年度最佳音樂書籍」。
譯者簡介:
韓絜光
台大外文系畢業,專職人文科普書籍與字幕翻譯。在商周的譯作有《足球帝國》、《足球是圓的》、《在緬因州的小島上追逐繁星》(合譯)。喜歡以為永遠用不上的雜學知識,在翻譯時突然遇見的感覺。也喜歡貓、足球和末日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