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從小到大,我始終擺脫不了孤獨和傷感,我始終渴望愛與被愛,卻始終事與願違,如深淵般無止盡的迷惘和絕望,逐漸將我吞噬,我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了我愛和愛我的人,我自暴自棄、甚至自虐,直到喪失了做為人的資格……
我是葉藏,這是我的真實故事。
願這些痛苦掙扎,能成為你的良藥,去愛這個世間萬物。
太宰治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特的寫作手法,塑造了人性的自我革命,定格了人在世間短暫逗留的永恆形象,力圖通過自己的筆墨為傷痕累累的靈魂塗上永不褪色的悲劇色彩,在絕望中毀滅希望,在頹廢中凸顯人性。
《人間失格》是一面照出幽靈的鏡子,每個活在世上的人都會從它照出自己要麼模糊、要麼變形的面孔和影子。另一面,它又如同一部警世醒言,提醒世界,請不要忽略和遺忘,甚至歧視弱者的存在。
▌經典語錄
第一手記
對於人類,我總是恐懼地顫抖。而對於自己身為人類一員的言行也毫無自信。我總是將自己的懊惱密藏在心中的小盒裡,一味地掩藏起自己的憂鬱和敏感,偽裝成天真無邪的樂天派,漸漸地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搞笑的怪胎。
對討厭的事不能說討厭,對喜歡的事情也像行竊一樣戰戰兢兢,從而在極度苦澀的滋味和難以言表的痛苦中苦悶得不能自拔。總之,我缺乏在喜歡與厭惡兩者之間的選擇能力。我想,多年來,恰恰是這種性格,才是我所謂「羞恥無數」的人生的重要原因。
世間的不公平是必然存在的,我十分清楚。歸根結底,訴諸他人終究都是徒勞。我只能不言真話,默默忍受,繼續搞笑。
然而,那種無法向任何人訴諸的孤獨氣息,卻被眾多女性本能地嗅出,這也是多年後,我常常被女人乘虛而入的誘因之一。
也就是說,對於女人,我是一個能守得住戀愛祕密的男人。
第二手記
「被迷戀」和「被喜歡」都不符合我,反而是「被呵護」這一說法更貼近我的實情。
對人類極度恐懼的人,反而更希望見識一下可怕的妖怪心理,與愈是神經質的膽怯之人,愈是祈望暴風雨來得更猛烈的心理如出一轍。
不久我也漸漸明白,菸、酒和妓女都是暫時消除我對人類的恐懼的絕妙手段。為了尋求這些手段,我甚至覺得變賣一切家當也在所不惜,無怨無悔。
人類的內心存在著更為可怕莫名的東西。說是欲望,不足以概括;說是虛榮,又不夠確切;即使把「色」與「欲」兩者並列一起描述,仍不足以形容。
有句話叫「沒臉見人的人」,指的好像是人世間悲慘的失敗者、道德敗壞者,我覺得自己從一出生就是「沒臉見人的人」,所以每每遇到被世間公認為是「沒臉見人的人」,我的心就會變得非常和善,這樣的「善心」有時連自己都會陶醉。
我想,與其恐懼人類的「真實生活」,在每晚不眠的地獄呻吟,還不如待在牢獄裡舒服。
但當時我並沒有真正做好「死」的心理準備。一種「遊戲」心態仍潛伏在身體的某處。(第二次的自殺)
第三手記
我甚至連神都懼怕。我不相信神的恩寵,只相信神的懲罰。所謂的信仰,不過是為了接受神的鞭笞,而俯首走向審判台。我相信地獄,但不相信天國的存在。
啊,人類根本不瞭解彼此,明明完全誤讀了對方,還以為對方是自己唯一的摯友,一輩子覺察不到,等對方死了,不是還痛哭流涕念悼詞嗎?
所謂的世人,究竟指的是什麼?是人的複數嗎?哪裡存在著世人的實體呢?不過,我一直把它視為堅強、嚴厲和可怕的東西……
世人。我開始似懂非懂隱約領會了它的含義。它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衝突,而且是現場衝突,只要當場取勝即可。人絕對不會服從於人,即便是奴隸,也會以奴隸卑屈的方式進行反擊。
女人的俠義之心,這種說法本身就很奇怪,就我的個人經驗而言,至少在都市的男女中,女人比男人更具有俠義之心。男人大多提心吊膽,重面子與形式,其實小氣……
「善惡的概念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是人類擅自創造出來的道德詞語。」
不幸,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不幸之人,不,即便說所有人都是不幸之人,也不為過。可是,他們的不幸可以名正言順地向世人發出抗議,而且「世人」也很容易接受和同情他們的抗議。但我的不幸全部源於自身的罪惡,無法向任何人抗議……
不幸之人總是敏感於別人的不幸。
作者簡介: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 1908-1948)
日本天才作家。
出生於青森縣,本名津島修治,家有兄弟姊妹十一人,他排行第十。
父忙於政商事業,母體弱多病。
十四歲時隨著父親病逝,家道中落。
中學時期痴迷文學,立志成為一名作家,開始寫小說、劇本和隨筆。
二十四歲時,首次使用筆名「太宰治」;
二十六歲時,一度與川端康成筆戰;
二十七歲時,出版首部作品集《晚年》;
三十歲時,短篇小說《黃金風景》獲小說大獎。
此後筆耕不輟,影響日盛,作品多描寫孤獨迷茫、展現人性的脆弱。
個人感情生活跌宕起伏,多次與情人求死又被解救,變成全日本讀者津津樂道的話題人物。
三十九歲時,完成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不久,與情人在玉川上水河投水身亡。
經典代表作:《人間失格》《斜陽》《Goodbye》
譯者簡介:
田原
知名旅日詩人,翻譯家,華文詩歌獎、日本H氏詩歌大獎得主。現為日本城西國際大學教授。
2010年獲日本「H氏詩歌大獎」,2013年獲上海文學獎,2015年獲海外華文傑出詩人獎。個人作品被翻譯成英、德、法、義等十多種語言,出版有英語、韓語和蒙古語版詩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