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生育禮俗研究 | 拾書所

臺南生育禮俗研究

$ 422 元 原價 480

臺南市作為臺灣的開發最早區域之一,諸多不同時期及移民,所存留的生育禮俗是日常生活積累堆疊後的文化展現,透過禮品物件、儀式活動、社群,呈現這一個地界上的獨特在地性。

生育禮俗是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由長輩主持各項活動,透過禮俗儀式的神聖性表現展演,家庭成員進而凝聚親密情感,情感受庇護而心靈安定。從社會群體角度來看,許許多多的民俗活動,都要靠像家庭這樣的小團體去參與,並透過家庭來展現其民俗意涵。

透過家庭生育禮俗的歷時性觀察,可以看見不變的時間概念及可變的動態社會文化,而這些不變與可變之間,都藉著各式各樣的禮俗來處理銜接。禮俗讓個人或人群在面對生命的轉折及生活的改變時,有規可循,有跡可蹈,有代代傳承習俗可以禮奉遵行,這規矩習俗就是禮俗賴以建構的天人發展常模。

家庭維持運作並不像國家機器這麼結構或制度化,而是以一種相較鬆散及可再塑的存在模式來維持,只要能夠和諧運作,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因應社會的多元變化,家庭禮俗自然會表現出存與變的動態平衡。

作者簡介:

吳建昇
後山台東出生,祖籍台南市將軍區北埔(四埔吳)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
曾任台南縣文化局文化資產課課員、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執行秘書
現任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南瀛國際人文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主要從事台南地區文史調查相關研究,博士論文為《道光三年以前台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之研究》,著有《台南北極殿》、《二鯤鯓砲台》等專書,並著有〈日治以前關廟地區的歷史發展〉、〈清代喜樹地區周圍歷史發展之初探〉等四十餘篇論文,曾主持《後壁崁頂射火馬民俗活動調查計畫》(2018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委託)、臺江地區文史資源調查及應用規劃研究(三)(2014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等研究計畫,並參與《新港奉天宮志》、《新營太子宮羅天大醮志》、《七股鄉志》等廟宇鄉鎮聚落志書之撰寫。

陳志昌
大學念的是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醫院臨床工作浮沉,後轉往臺南大學臺南文化研究所就讀,研究臺灣人民生活及民俗醫療文化。畢業後,在研究領域及公職往來。
曾撰寫《東山鄉志》中社會、拓墾篇章,論文作品收錄於《山味、海味、臺灣味:臺灣飲食文化歷史》一書,並有多篇論文發表,曾任教於高苑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國立空中大學。現為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繼續研究生活文化。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