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動物們:隔著冷戰鐵幕的動物園生存競賽,揭露東西柏林不為人知的半世紀常民史【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紀念出版】 | 拾書所

分裂的動物們:隔著冷戰鐵幕的動物園生存競賽,揭露東西柏林不為人知的半世紀常民史【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紀念出版】

$ 334 元 原價 380

一群分裂的柏林人與動物們————
首度揭露德國不為人知的半世紀冷戰常民史


★售出美、英、日多國版權,德國媒體佳評如潮
★首度揭露冷戰年代以動物園為代理戰爭舞臺的生存戰爭
★特別收錄21張冷戰年代東西柏林珍貴歷史照
★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紀念出版

才歷經二戰戰火的柏林人從沒料到,
等在他們眼前的,竟是另一場生存戰爭。

德國在二戰前有一座歷史悠久、享負盛名的柏林動物園,它建於1844 年,是德國第一座、也是全世界物種最豐富的動物園。但它難逃二戰戰火摧殘,園區內數千隻動物於戰後僅不到一百隻倖存。就在一片斷垣殘壁中,1949年,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在柏林則是美英法蘇四強並立。鐵幕的聳然立起,東西柏林的並立與對抗,讓動物園進入一場詭譎的生存賽局。

在那個國際政治動盪、交鋒甚烈的二十世紀初期,動物園是撐起每個國家的重要門面,因此無論二戰前後,它都是國際外交的最前線,並同時為政治高官服務。另一方面,在那個沒有太多娛樂、電視機仍顯奢侈的二十世紀初期,逛動物園是非常受歡迎、甚至會盛裝打扮出席的常民娛樂。

在蘇聯共產主義掌控下的東柏林,什麼都能與西柏林比美,就是少了一座動物園。一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鳥類學家從萊比錫來到柏林,他因前納粹黨員身分失去一切,憑著對動物的熱愛與熱情創建了東柏林第一座動物園,緊緊抓住並逐漸壯大這座牢籠中唯一的自由之地。

本書描繪藉由東西柏林動物園的生存戰爭,
鮮明描繪了一個分裂的德國、一群分裂的柏林人的歷史側寫。

分裂的柏林雖處在詭譎不明又諜影幢幢的氛圍中,仍陸續發生許多現代人眼中極富娛樂性的政經事件。當羅伯・甘迺迪代表美國送給西柏林一隻白頭海鵰時,東德黨報即嘲諷難怪那頭海鵰最愛吃腐肉。當西柏林園長得知華國鋒來訪西德,立刻密函總理夫人索求貓熊的建議,順利讓貓熊寶寶首度進駐西邊。

儘管西柏林動物園缺土地又承受著社會經濟困境,但東柏林的員工更有人身安全之虞。他們紛紛投奔自由世界,有的潛水,有的把自己和駝鹿關在一起偷渡;有的成功逃亡至西德、又遭自稱刑警的神祕組織試圖綁回東德……在兩大陣營豎起意識形態大旗的聖戰之下,小人物諸如此類的荒誕場景屢見不鮮。

「這兩座動物園分別代表著東柏林和西柏林,以及各自的國家體制:
西柏林動物園是西柏林這座孤島的珍寶,藏有各式物種,
每個角落都能深刻感受到西柏林在圍牆環繞下生存空間的狹隘;
而在鐵幕另一邊,東柏林動物園則在寬廣的場域下有一張華麗的計畫圖,
但它從未真正完成,就像社會主義口中的烏托邦一樣,永遠只是過渡方案。」
——《分裂的動物們》

一道將柏林人與動物一分為二的冰冷圍牆,彷彿在德國人頭上重重落下了兩座黃金牢籠:西柏林在裙帶資本主義下汲汲營營;東柏林則像是一場永遠醒不來的華麗大夢。在兩座孤立之城中,人們成了任憑宰割的籠中鳥,而遭禁錮的動物反倒成為他們對自由的唯一希望。
自由記者揚・蒙浩特耗費多年時間走訪,自東西柏林兩大檔案資料室考據的龐大人物時代故事,從二戰末至冷戰結束,以生動趣味的筆觸,寫下許多精采的奇聞軼事。一座高牆的聳然立起與倒塌、半世紀宛如被關進牢籠、壁壘分明的柏林常民生活,在在呈顯出戰後東西柏林在身不由己的國際角力下的生存樣貌。

作者簡介:

揚・蒙浩特(Jan Mohnhaupt)
1983年生於德國魯爾區。以自由記者和作家的身分為德國最重要且在歐洲發行量最大的左派雜誌《明鏡周刊》、《時代雜誌》線上專欄,以及奧地利《足球家》雜誌和《法蘭克福廣訊報》等多家報章雜誌撰文。
多年來於《每日鏡報》上為柏林的兩座動物園撰寫報導。2015年出版傳記作品《搖搖欲墜:米夏埃爾‧圖尼斯的兩種生活》(Auf der Kippe: Die zwei Leben des Michael Tönnies)。

譯者簡介:

劉于怡
旅居德國,現為自由譯者。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