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音樂:論音樂檔案工作之理念與方法 | 拾書所

典藏音樂:論音樂檔案工作之理念與方法

$ 361 元 原價 380

「檔案」是前人走過所留下的痕跡,是過往人、事、物「記憶」的留存。
藉由檔案工作,連結歷史的脈絡,完整體現一件音樂文獻的珍貴價值。

音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資產,是人們對於聲音的藝術想像。它具有抽象以及稍縱即逝的特質,需要藉由符號完成樂譜,才能進行記錄流傳,人們再透過人聲或是樂器來重現音樂的美妙旋律;而留聲機的發明,更開啟了透過錄音載體進行典藏音樂的時代。在歷史的長流上,音樂文獻與檔案數以萬計,如何蒐集並妥善保存這些具有珍貴價值的史料,便是檔案工作者的傳承使命。

當檔案工作者面對堆積如山的凌亂文件時,他們首先須建立起一套具邏輯方法的處理方式,蒐集散落的資料並整合為一體,最後成為一份可供查詢與研究的歷史文獻。除了技術性的整理、分類、編目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檔案物件的歷史背景,進行深入的認識與探究。因此,檔案工作不僅是技術性的操作,也是音樂歷史根基的建構,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核心。

日新月異的資訊產業迅速擴展,藉由科技,我們可以將館藏文獻進行數位拷貝,建立一套新的搜尋管理系統,並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進行分享,為檔案工作的發展帶來劃時代的革新。本書採取多元主題的方式,以音樂文獻類別為經,國際經驗觀察與自我實踐為緯,帶領讀者理解音樂典藏之內涵。

作者簡介:

黃均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美國天主教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臺師大音樂系暨民族音樂研究所專任副教授。近年來致力於臺灣珍貴音樂文獻之保存工作,除主持臺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外,亦完成了多項大型計畫案,包括師大音樂系史典藏、奇美博物館名琴數位典藏、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等;此外並積極參與或受邀發表成果於國內外音樂典藏相關會議,以及推動國際合作計畫,是「國際音樂文獻資源總目」 (RISM) 華語區工作小組的發起人之一。2007 年獲頒臺師大優良教師獎;2011 年以推動臺灣音樂數位典藏發展成就,獲美國亞洲文化學院 (US Asian Cultural Academy) 於美國國會圖書館頒贈傑出貢獻獎;2012年評定通過為臺師大音樂學院第一位終身免評鑑教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