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初期日本住屋文化:建築結構風格、空間配置擺設、庭園造景布局及周邊環境 | 拾書所

明治初期日本住屋文化:建築結構風格、空間配置擺設、庭園造景布局及周邊環境

$ 474 元 原價 600

總結日本西化前住屋建築的最後紀實經典

307張手繪圖、詳實記述,再現消逝的時代


明治維新後日本歷經西化洗禮,一方面發展成今日所見的高質量現代化社會,另一方面,用心維護的傳統則日益精緻化。西化前,那些從日本土地上一點一滴型塑而成的住屋文化,猶如過去漫長歷史歲月中的時代總結,然後大舉消逝、變形(融合),或者特殊化,不再是生活日常。

一百五十年前,日本在美國人眼中還是個貧窮的國度。木造、屋瓦、榻榻米、緣廊、庭園、茶道、跪坐,看似質樸卻又在細微處雕琢,對剎那殞落之美的追尋銘刻於工藝和儀式的職人技法,卻又與今日日本若符一契。

本書作者以民族學研究方法,耗時三年的田野調查,輔以栩栩如生的手繪圖,讓西化前、明治初期建築風格和裝飾配置的獨特樣貌躍然紙上,並記述、闡釋、比較這個時代的生活、美學和工藝技術,留給後人正宗日本文化的最後身影。


專業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列)
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徐裕健 建築博士/古蹟建築師/華梵大學建築系教授
郭雅雯 中原室內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特色:

作者用細膩生動的文字敘述搭配猶如照片般真實的手繪圖,復刻出明治初期日本的都市和鄉村的各種住宅類型及當時工藝發展樣貌:

【建築技術】屋頂、天花板、隔間和牆壁、隔扇、紙拉門、大門等各式類型和構造,精準解析其建築結構、工法、外觀、機能。

【空間配置】床之間的構成、榻榻米房屋的結構、室內裝潢、庭院造景、緣廊和陽台等,呈現留白和彈性調整的空間配置手法。

【職人手法】木造建築的榫接手法、木材紋理的拼接、工藝品的設計和雕刻技法,茶道的器皿配件等,解析工序或步驟的講究。

【文化生活】蠟燭與燭台、燈具、屏風、畫軸、門扣、門簾、手洗缽、盆栽等小物,窺見當時不同階層間的生活脈絡和搭配巧思。

作者簡介:

愛德華.摩斯 Edward Sylvester Morse

1838年出生於美國波特蘭(Portland),是位美國動物學家、教師、作家、博物館員。
年輕時曾擔任機械繪圖員,因為過人天賦和繪圖的長才,被推薦到哈佛大學的比較動物學博物館(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擔任助理,負責保存、記錄和素描軟體動物及腕足類動物。這個工作所訓練和累積的素描能力,成為他日後旅行異地見聞的一項記錄方式。後來在動物學領域極有聲望,也在哈佛大學擔任講師。

1877 年(日本明治 10 年)摩斯為了尋找海岸的腕族類動物,第一次到達日本。當時日本正處於強力引進西方科學的明治維新時期,因其專業成為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第一位動物學的教授。在日本期間他編撰了本書,成為美國人對日本的生活觀察紀錄經典著作。摩斯在日本最有名的事蹟之一,即為發掘了大森貝塚(於東京都品川區),建立了日本人類學和考古學的基礎。因為細膩的觀察力,並透過和日本學者和鑑賞家的來往學習,也培養了陶器鑑賞的專業知識,累積擁有超過五千件豐富的陶器收藏,這些藝術收藏品後來成為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和皮博迪美術館(Peabody Essex Museum)的亞洲收藏品的基礎。

譯者簡介:

朱炳樹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藝術學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UNY at Buffalo)藝術碩士,現職為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兼任副教授。譯作包括《建築入門》、《日本式建築改造法》、《Pattern Design圖解圖樣設計》、《木作用 世界木材事典》(以上均由易博士出版)、《Apple Design 產品設計的秘密》、《品牌包裝進化的秘密》、《自造者的天堂FabLab》、《7-Eleven物語》、《歐洲建築•工藝之旅》等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