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的本質是人類知識傳承與再造的一種儲備中介輔助機制,圖書館蒐集各種書寫紀錄、長期保存累積,再由求知者的閱讀領會,完成知識的傳遞擴散與深化再造,而提升文明演化的速度。
網際網路數位時代,全球資訊彈指之間、唾手可得,各地圖書館不斷面臨讀者流失的困境。二十一世紀的大學圖書館應該以何種功能角色重新定位,讓知識傳承與知識再造的本質在數位新時代中,得到創新內涵的進展,並展現出更好的投資效益,是一個值得關注與思考的議題。
本書以大學圖書館的管理與發展實務經驗為本,探討新時代大學圖書館的可能定位,檢視兩個發展面向——文化知識資產與數位轉型開創的發展過程與具體案例,省思創新未來的策略方案。本書設定的讀者群,包括大學圖書館的管理及專業人員、圖書資訊系所師生及所有關心圖書館事業的人士,希望以兼具圖書館實務經驗與資訊科技視野的觀點,提供圖書資訊專業領域成長及圖書館轉型進化的參照,藉由案例、觀點與想像的探討,凝聚圖書館社群創新發展的能量,共同邁向數位時代圖書館的華麗轉身。
作者簡介:
劉吉軒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機器人學博士。
曾任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圖書館館長、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主任、資訊科學系主任、台灣數位人文學會理事、全球華人創造力學會理事、中華民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協會常務理事、財團法人中華圖書資訊館際合作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大學校院圖書館委員會委員。現為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教授。
長期耕耘跨域學術開創與跨域知識應用,發展人工智慧、機器人學、數位典藏、數位人文、計算語言學、知識管理等專長領域,自我實踐資訊科技與人文社會之跨域連結與多元創新。擔任政大圖書館館長九年期間,發展大學圖書館的價值深化與轉型再造,完成孫中山紀念圖書館、羅家倫藏書、善本書、台灣史料的入藏,設計與建置百年跨度的政府官職資料庫,打造圖書館空間場域與數位呈現之融合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