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北宋至南宋 | 拾書所

【每日讀詩詞】唐宋詞鑑賞辭典(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北宋至南宋

$ 836 元 原價 950

唐宋詞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家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面、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輕鬆掌握、檢索唐宋詞精華


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收錄北宋至南宋詞人
包括──周邦彥、李清照、朱敦儒、陳與義、張元幹、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張孝祥、朱淑真、陳亮等八十餘位詞人,三百二十首詞。

宋詞發展至此已近百年,終於由最深情、纏綿的周邦彥集大成。
在徽宗朝藝術最輝煌的時刻,「靖康之難」迅疾而來。
文人隨宋室南渡,或激憤或懊惱地懷想著,
他們曾經燦爛的城市,然而 ,此時卻報國無門。
最悲傷的是,他們是曾經見過繁華的一代人……

【周邦彥】詞「富豔精工」、「無美不備」,看他將元宵燈節寫成人間仙境:「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化用典故而寫出人間情痴:「寄將秦鏡,偷換韓香?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更因名妓李師師唱其「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而受徽宗賞識,也有謠傳因與李師師相好而得罪徽宗,只能黯然離京:「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一首「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更是描寫荷花精神,古今絕唱。

【李清照】詞飽含無限淒婉,「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她的每一首詞都是經典:「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陸游】詞評價極高且詞風多樣,激昂慷慨者,不讓蘇軾、辛棄疾;流麗綿密者,可比晏幾道、賀鑄。如被迫與元配離婚而寫的「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詠野梅而自憐的名篇:「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皆傳唱千年。他也曾經從軍抗金,滿懷報國至誠,「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但卻不受重用「報國欲死無戰場」,「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

懷想美好年代,幾乎是此時文人的共同底蘊,如南宋名臣趙鼎:「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曾在前線抗金的張元幹:「孤負男兒志,悵望故園愁。」陸游:「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張孝祥在聞采石戰勝時也豪氣萬千:「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當然更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的岳飛,但值此亂世,他也不禁感嘆:「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詞人筆下的「中州盛日」、「宣政風流」是永遠回不去了,夢中的故鄉,如今「但寒煙、滿目飛蓬」。李清照的「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也成了這個時代的隱喻。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唐宋詞選集。讀唐宋詞,這一套就夠了。
全套五卷共收錄三百三十位詞人、一千五百餘首詞作。
★葉嘉瑩、唐圭璋、繆鉞、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夏承燾、宛敏灝等二百二十餘位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每首詞皆有詳盡專業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歷代詩詞評家的精闢見解。
★臺灣版全新校訂增修。包括詞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出詳細出處及原文。
★每位詞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詞。

第一卷【春花秋月何時了】 唐、五代十國至北宋詞
包括──李白、白居易、溫庭筠、韋莊、柳永、張先、晏殊、馮延巳、李煜、柳永、張先、晏殊等七十餘位詞人。

第二卷【大江東去,浪淘盡】 北宋詞
包括──蘇軾、歐陽脩、王安石、晏幾道、黃庭堅、秦觀、賀鑄、晁補之、葉夢得等四十五位詞人。

第三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北宋至南宋詞
包括──李清照、周邦彥、朱敦儒、岳飛、陸游、范成大、楊萬里、朱熹、張孝祥、朱淑真、陳亮等八十二位詞人。

第四卷【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詞(預計2020年03月上市)
包括──辛棄疾、劉過、姜夔、史達祖、劉克莊、黃昇等七十位詞人。

第五卷【問世間、情是何物】 南宋、遼、金詞(預計2020年06月上市)
包括──吳文英、陳人傑、劉辰翁、文天祥、蔣捷、張炎、元好問等六十二位詞人。

作者簡介:

本套書由二百二十餘位專家學者合著,茲介紹數位如下:

夏承燾(1900~1986)
詞人,曾任杭州大學教授、《詞學》主編,著有《唐宋詞人年譜》、《唐宋詞論叢》等詞學重要作品。

俞平伯(1900~1990)
於北京大學就學時投入新文化運動,並與同學傅斯年、羅家倫等人成立新潮社,後任教於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與胡適同為新紅學專家。

唐圭璋(1901~1990)
詞人,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編著《全宋詞》、《全金元詞》等重要作品。

繆鉞(1904-1995)
曾任河南大學、四川大學教授,專精於魏晉南北朝史學與唐宋文學。

施蟄存(1905~2003)
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新感覺派」的重要作家。

宛敏灝(1906~1994)
詞人,曾任合肥師範學院、安徽師範大學教授,著有《詞學概論》。

周汝昌(1918~2012)
曾任教於四川大學外文系,後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文學編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作《紅樓夢新證》為胡適之後最重要的紅學研究。

葉嘉瑩(1924~)
曾任教於臺灣大學、哈佛大學,並獲獲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