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部本土自製蕨類百科,歷久彌新全方位蕨類入門。
◎近40幅細緻蕨類博物畫,數十幅精密解說小圖,加上約五百張生態與特徵照,多角度呈現蕨類之美。
◎豐富的延伸資訊與生活化的取材,是認識台灣植物生態地景不可或缺的科普讀物。
◎蕨類專家、優秀生態畫家、金獎編輯團隊的完美結合──曾獲開卷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中央日報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等肯定。
最生動有趣的蕨類百科
可知道先民所使用的燃料「煤炭」,其實是來自埋入地層的蕨類森林?園藝用的「蛇木」、花束的最佳陪襯「羊齒」、風行一時的野菜「山蘇」和「過貓」……也全是蕨類!台灣素有「蕨類王國」的美稱,可是我們對這個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的植物族群,認識有多少呢?《蕨類觀察入門》從「什麼是蕨類?」的探問開始,以演化與生態的角度切入,用豐富精采的圖像與精要生動的解說,全方位、有系統的將蕨類的來龍去脈逐一介紹。
全書以令人驚豔的視覺面貌展現:從石炭紀沼澤的蕨類森林復原圖,到現今暖溫帶闊葉林的蕨類生態圖;從台灣三十五科代表蕨類之細緻博物畫,到各式各樣的莖、葉與孢子囊局部特徵小圖,加上約五百張蕨類特寫及生態照──這本圖解入門書,絕對是進入蕨類世界的最佳指南。
全書概分為四大篇──認識篇、相遇篇、方法篇、觀察篇,以及附錄。
認識篇 綜論蕨類的基本概念,全面透視蕨類。
相遇篇 探討蕨類生長習性與環境的關聯性,並依海拔高度介紹台灣蕨類的分布情形,讓讀者得以輕鬆覓蕨蹤。
方法篇 依演化脈絡製作的分科檢索表,除了提供辨識觀察的捷徑外,更是鋪陳蕨類演化與分類關係的完整圖譜。
觀察篇 為本書的重點,依演化先後順序將台灣三十五科蕨類介紹出場,運用圖解呈現代表種類的觀察重點,清晰明確,一目了然;「生態視窗」「演化舞台」「識別錦囊」「蕨類與人」等四種延伸知識,則以淺顯易懂的專業解說,層次分明的比較對照,將蕨類生態中最精采也最趣味的精髓一一公開。
附錄 提供採集、記錄與製作標本的參考原則與要訣。
作者簡介:
郭城孟
台北市人,瑞士蘇黎世大學系統植物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植物學系副教授及植物標本館館長。從國小開始就與自然結下不解之緣,大學時迷上蕨類,學士、碩士、博士論文皆與蕨類有關,登高山是為了蕨類,出國求學也是為了蕨類,外出旅遊更常為了蕨類而佇足。從研究蕨類到欣賞蕨類,也透過生長在自然環境中的蕨類,領悟一些自然的道理。平時喜歡蒐集與蕨類有關的事物,從古董店的蕨類繪畫,到日常生活用品,如印有蕨類圖樣的杯、盤、刀、叉,或是布料、服飾等;當然,最大宗的收藏還是世界各地的蕨類文獻資料。
學術領域除了蕨類之外,主要研究的方向為植物地理及植群生態,多年來更致力於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推展,期望經由生態旅遊、生態農村、環境教育、生態工法等途徑,合理運用自然資源,將保育與地區發展的衝突降至最低。
作者相關著作:
《蕨類觀察入門》
《蕨類觀察圖鑑1:基礎常見篇》
《蕨類觀察圖鑑2:進階珍稀篇》
▌繪者 / 黃崑謀(1963-2008)
1963年生於台東,復興商工畢業。自小生長在美麗鄉野及淳樸農村,與大自然的蟲魚鳥獸朝夕為伍,埋下日後對生態記錄及動植物觀察的熱情因子。1998年進入遠流出版公司,展開了長達十年、持續不斷以彩筆描繪台灣土地的歷程。創作題材與畫風極為多元,從自然生態到人文建築、從寫實到寫意、從兒童到大人……細緻繁複的筆調與豐富瑰麗的色彩,在在令人驚豔。
十年間,分別與李乾朗、郭城孟、邵廣昭、張永仁、趙榮台、凌拂等人合作,參與遠流出版十餘本書籍之繪圖工作,包括【觀察家】系列《古蹟入門》、《蕨類觀察入門》、《魚類觀察入門》、《野菇觀察入門》、《昆蟲入門》等知識主題圖文書,以及《台灣昆蟲大發現》、《帶不走的小蝸牛》等繪本,參與作品多次榮獲金鼎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聯合報讀書人好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