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西藏佛教:西藏佛教認知理論(精裝) | 拾書所

心在西藏佛教:西藏佛教認知理論(精裝)

$ 440 元 原價 500

本書譯自Lati仁波切口述,而由Elizabeth Napper英譯的Mind in Tibetan Buddhism,主要介紹西藏佛教格魯派蔣悲桑佩格西依據印度學者陳那的因明著作《集量論》、法稱的因明著作《釋量論》及無著的阿毘達磨著作《阿毘達磨集論》等,依循隨理行經部宗的觀點,所撰寫的《認知理論要點總集:開新慧眼》。

作者簡介:

蔣悲桑佩格西(Ge-shay Jam-bel-sam-pel)

大約活動於二十世紀中葉,他是哲蚌寺洛色凌僧院的第七十二任住持,也是西藏流亡政府前總理顙東仁波切的親教師。據說他也曾擔任達賴喇嘛的家庭教師。


拉諦仁波切(Lati Rinbochay)

1922年生於西藏康區。早年進入位於拉薩的甘丹寺就讀,獲得格西學位後,繼續在拉薩北邊的密續學院修學,曾任位於南印度Mundgod地區甘丹東頂佛學院的住持,也曾擔任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的侍讀。他是當代格魯派三大寺極為重要的仁波切之一。2010年4月12日圓寂於達蘭薩拉 (Dharamsala)。

譯者簡介:

Elizabeth Napper

畢業於維吉尼亞大學宗教研究所,並在 Jeffrey Hopkins 教授的指導下獲得博士學位。她在印度及美國從拉諦仁波切和其它喇嘛處獲得大量的口傳教法。曾任教於維吉尼亞大學、史丹佛大學和夏威夷大學。她是 Dependent- Arising and Emptiness (Wisdom, 1989)、Mind in Tibetan Buddhism(Snow Lion, 1980, 1981, 1986 )、Fluent Tibetan(Snow Lion, 1993)等書的作者,內容涵蓋了佛教哲學和西藏語言等領域。E. Napper 從1991年開始旅居北印度的達蘭薩拉,推動「西藏尼眾計劃」(Tibetan Nuns Project)並擔任該計畫的共同主持人之一,在幫助西藏尼眾接受僧伽教育方面不遺餘力。此外,她的旅遊足跡遍及整個喜馬拉
雅山區。


廖本聖

臺灣花蓮人,「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的西藏佛教組專任副教授暨推廣教育中心主任,長期兼任「慈氏學聖典漢譯計畫」主持人暨主校譯者。著有《實用西藏語文法》(法鼓文化,2002);譯有《藏傳佛教的第一堂課》(橡樹林,2006)、《當光亮照破黑暗》(橡樹林,2008)、《從懷疑中覺醒》(橡實文化,2011)、《西藏佛教認知理論》(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2012)、《藏本俱舍新譯——闡明界品第一》(彌勒講堂,2014)、《藏本瑜伽師地論新譯——五識身相應地第一及意地第二》(彌勒講堂,2018)等;合譯有《禪修地圖》(橡樹林,2003)、《生起與圓滿》(橡實文化,2008)、《慈悲與智見》(橡樹林,2009)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