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的兩部劇作《媽媽的箱子》(1992) 和《玉梨魂》(2011) ,都是關於女兒與母親的故事,作者以女性的視角,審視上世紀中下層移民婦女的困境。母女之間的關係從疏離到瞭解,從對立到體恤,從分割的個體到結合的生命體,女兒與母親終歸形成一個遲來但想望的圓融世界。
《媽媽的箱子》是一齣獨角戲。以一個收藏母親一生中具有紀念性物件的樟木箱子為中心道具,描述女兒逐件為母親收拾遺物時,打開了童年、成長、婚姻等過程,以及自己與母親多年來的關係從敵對到諒解、從鬥爭到接納的回憶。這個劇本在1992年由三個不同世代的導演 ―― 郭寶崑、林仁余、黃衛民分別以華語和英語製作出三個版本風格各異的精彩演出。這些年來數度重演,次次打動人心,已經成為新加坡華語戲劇最讓人讚歎的當代經典之作。
《玉梨魂》劇中塑造三代女性――祖母、母親、兩個女兒的故事,敘事主軸是從女兒的觀點,以憶述的形式回顧母親的經歷。作者以女性深沉的感悟,用寫實的手法、細緻的筆觸,串起二十世紀沉默的移民婦女的聲聲歎息與絲絲無奈。此劇在2011年新劇季上演,導演楊君偉邀請粵劇名伶盧眉樺與活躍於英語劇場的駱明珠參與演出,並保留了劇本中大量的粵語與閩南方言與俗語。
書中也收錄了這兩個劇的英文版本:郭寶崑翻譯的My Mother’s Chest《媽媽的箱子》、盧嘉慧修訂的The Jade Bangle《玉梨魂》,以及導演想法、演出劇評等多篇文章。
作者簡介:
退休教師,曾在教育部任職多年。
1986年考入郭寶崑先生的導演班,結業習作是《媽媽,晚安!》,過後擔任《羔呸店》的舞臺監督。
1987年成為實踐劇場的創團團員,參與《放火的人》,《雷雨》,《傻姑娘與怪老樹》等劇的後臺工作。1990年導演華語版《娘惹艾美麗》。
1992年參加余雲的編劇班,創作了劇本《媽媽的箱子》。也是《夕陽無限》(1999)的助理導演、《普天同慶百年春》(1999)的編劇兼導演。2010年參加戲劇盒推出的“白色空間編劇系列”,完成《玉梨魂》。曾是藝術基金會(The Arts Fund)的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