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君而不知《資治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資治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資治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資治通鑑》流傳至今,雖過千年,仍經久不衰,它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晚清著名思想家龔自珍曾經說過:「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一部《資治通鑑》,既包括社會的進退得失之道、政治的興衰治亂之道,又包括個人品德的善惡美醜之道。參照這面歷史的鏡子,可以練就看破成敗的眼光,養成敏銳的世情嗅覺,讓我們跳出人性的盲點,不再重蹈歷史的覆轍。
歷史是最不該被忽視的智力資源。關於今人面臨的競爭、成敗、取捨、抉擇等生存問題,過去的時空中早就有過相關的案例。破解爾虞我詐的政治權謀,領略對抗性的精英思維,悠悠青史無疑是最寶貴的閱歷。
司馬光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賜碑「忠清粹德」。他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死後追贈太師、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
作者簡介:
歐陽翰,鍾情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熱血青年,致力於打破大眾對古典文學僵硬、過時的刻板印象,主張若能從經典中汲取養分,就像「即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是一座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