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心理學講座:阿德勒談校園裡的問題兒童 | 拾書所

個體心理學講座:阿德勒談校園裡的問題兒童

$ 253 元 原價 320

正確理解問題兒童的生命風格,便能引導他們認識自己、成就自己
★★★中文世界首次出現之經典 ★★★唯一德文直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孩童的偏差行為,源自於對優越感的追求與對困難的逃避。

阿德勒認為,人的性格在四、五歲時會逐漸定型,並依著發展出的生活方式與對於他人的情感進行。而完備的社群情懷與獨特的生命風格,是健全人生的基礎。

所以在面對校園中出現偏差行為的學生,必須探究他童年時期發展偏差的源頭,並且破除他迷失方向的錯誤觀點,還要教導、協助他認識生命的動力,才能使他融入社會、建立充實的人際關係。

因此阿德勒倡議成立校園諮商中心,他將個體心理學說導入校園,並引導精神科醫生、教師與家人互相合作,重新解讀問題兒童的行為、成因,並且學習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其自偏差之路導回正途。

本書是阿德勒為維也納市立師範學院為中學教師們講課的內容,一九二八年整理講座內容出版後,以淺顯的文字與生動的實例成為教師與家長們的實用指南。

專文推薦

吳毓瑩 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長 
駱怡如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暨課程召集人、高雄市新光國小教師 

列名推薦

李家雯 諮商心理師、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副理事長
吳淑禎 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副教授
林惠蓉 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全聯會理事、輔仁大學臨心系講師
林蕙瑛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張英熙 臺北巿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看見孩子的亮點作者
連廷嘉 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教授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作者簡介:

阿德勒Alfred Adler
與佛洛伊德、榮格並稱心理學界三巨頭。
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醫生、心理治療師。早期師從佛洛伊德,後來因為不認同佛洛伊德過於強調性本能的論點而與他決裂,並自創「個體心理學」此一心理學體系,被稱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一生主張「心理學要為生活和生命服務」,對後續的西方心理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著有:《精神官能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心理補償的研究》(1917)、《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1919)、《認識人性》(1927)《自卑與超越》(1932)、《精神官能症問題》(1932)

譯者簡介:

彭菲菲
輔大大傳系廣電組畢業,之後前往德國埃森大學(Universität GH Essen)攻讀傳播學、心理學及行銷學,並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曾任職多家台灣上市公司駐歐洲/德國業務行銷協理及總經理。目前旅居德國並從事商業諮詢工作,協助中資/台資企業拓展歐洲市場。暇時從事自由翻譯工作。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