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智慧財產權指南:知識經濟時代必修!利用智慧財產精準布局,打造企業獲利、競爭優勢的決勝關鍵 | 拾書所

數位時代的智慧財產權指南:知識經濟時代必修!利用智慧財產精準布局,打造企業獲利、競爭優勢的決勝關鍵

$ 484 元 原價 550

智慧財產權是企業競爭的武器,當你的競爭對手懂,你卻不懂,
這本書告訴你,你將落入競爭困境!

 為什麼Google圖書掃描並複製了數百萬本書籍,不算侵權,但美國新創公司Acrco的網路串流傳輸電視內容服務,最後卻惹上麻煩,官司不但敗訴還破產,這兩者的差別在哪?
 為什麼有時候用營業秘密當作競爭障礙,反而比較有利?


智慧財產(Intellectual property, IP)通常是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僅僅在美國,智慧財產大約就占了GDP的5兆美元,它涵蓋專利、商標、網域名稱、著作權、設計權和營業祕密。

2012年,《金融時報》在文章中描述:「現今美國從國外收取的權利金和授權費,幾乎和農產品出口總額一樣多。」
正因為智慧財產資產是許多公司的價值所在,也是競爭優勢的基礎,因此智慧財產已經是商業人士、投資者繞不開的重要議題。本書是全方位的智慧財產實用指南,帶你完整了解商業人士必備的智慧財產知識。

◎為什麼智慧財產被許多企業視為競爭武器?
●專利擁有極高的價值
→2013年,微軟僅靠著三星(Samsung)的安卓手機銷售,就獲得10億美元的專利權利金!

●利用「營業秘密」作為競爭障礙、保護發明
→企業花費大筆資金研發的技術或產品,除了可申請專利保護外,還可利用營業秘密來保護。這是因為申請專利後,必須公開發明內容,為避免競爭對手抄襲或模仿,利用營業秘密保護更有利。

●設計權可與其他保護形式的智慧財產構成一個「保護組合」
實用性物品通常不受著作權保護,設計權正好可以補足此一空白。

◎如何利用智慧財產當作競爭障礙?
專利、商標、著作權、設計權、營業秘密都可以用來當作進入障礙;例如,使用專利對抗山寨品、使用著作權對抗盜版內容等。

◎智慧財產如何為企業帶來收益?
企業透過以下三種方式取得收益:授權以取得授權金、透過訴訟取得損害賠償、出售智慧財產。

《數位時代的智慧財產權指南》全面闡述何謂智慧財產權,並依序說明專利、商標、著作權、設計權、營業秘密等智慧財產,完整解析實務上會碰到的問題,並提出實用建議以及如何勝出的執行策略。


本書特色:
★最全面的智慧財產權指南
★智慧財產權注意要點與策略考量快速摘要
★援引智慧財產權的國外實際判例、案例,解析智慧財產權

推薦人
宋皇志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所長
熊誦梅 德勤商務法律事務所 法律科技創新服務負責人

作者簡介:

史蒂芬•詹森(Stephen Johnson)
曾在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學習遺傳學,之後在1982年成為一名事務律師。成為辯護律師後的三十年間,他就職於凱易國際律師事務所(Kirkland & Ellis LLP),目前常駐舊金山。

如今,他致力於從商業角度研究智慧財產權。他既為美國的慈善組織「萬眾一心」(One Mind)提供智慧財產權方面的諮詢,也針對影響神經科學研究的政策問題提出建議。

譯者簡介:

張玉臻
國立中興大學機械工程學士,曾為城邦PChome電腦家庭出版集團《密技吱吱叫》副總編輯、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專利工程師,現職為自由譯者,專利申請書撰寫/翻譯、跨國專利/商標訴訟證據文書翻譯、多個科技類入口網站及手機app本地化,英中/日中經驗十餘年。

高昌華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碩士(基礎法學組),曾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法律研究員、智慧財產法院法官助理、新北市政府法制局科員,現職高雄市政府法制局府會聯絡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