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法文全譯本) | 拾書所

紅與黑(法文全譯本)

$ 360 元 原價 480

* 現代小說之父斯湯達爾代表作
* 尼采認為斯湯達爾的作品是他這生最美麗的邂逅之一


這個故事是根據1828年2月29日的《法院新聞》上登載一個死刑案件所創作而來的。
因而斯湯達爾在書名中,還寫了一個小標「1830的編年史」。
而「紅」與「黑」在法國拿破崙執政的時代,代表的是「軍隊」與「教會」,
這也是當時有野心的法國青年對於自身前途的兩大選項。
平民朱利安儘管聰明又野心勃勃,但他的兩次戀愛終究敵不過世俗的尊卑與道德批判而悲劇收場。
斯湯達爾在書中對權貴階級、教會制度做了諸多批評;
他以心理分析的筆法來描述主角的性格,也將人性的善惡描繪得寫實又殘酷,為現代心理小說的奠定了基礎。

*兩段挑戰道德與社會階級的禁忌之戀 
全書分為上下二卷,上卷幾乎完全採用了《法院新聞》的案例,
描述鋸木廠之子朱利安到權貴的鎮長德賀納勒家擔任他孩子的家庭教師,
因而見識到貴族人家的奢華生活,一心想脫離貧困與低賤身分的他,
靠著俊美的外貌和手段引誘了德賀納勒夫人,但兩人的戀情終因階級與道德而被迫中斷,朱利安黯然離開神學院,前往巴黎。
下卷則是斯湯達爾虛構出來的。
朱利安到了巴黎,仍用盡心計想要攀附進入上流社會。
在教會神父的引介下,他來到德拉莫侯爵府邸擔任祕書一職,
然後利用侯爵之女瑪蒂爾德對他的好感,和她談起戀愛。
然而德賀納勒夫人的一封信,阻撓了這段戀情,改變了三個人的命運……

作者簡介:

斯湯達爾Stendhal
本名馬利-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1783-1842),十九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率先提出了文學的時代性問題,因而被喻為最早的寫實主義實踐者之一,也被評論家稱為現代小說之父。
斯湯達爾出生於法國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城,父親是最高法院的律師,外祖父是醫師。少年時期的斯湯達爾很崇拜拿破崙,後來加入拿破崙所領導的軍隊,進軍義大利,擔任政府書記員。這段從軍的經歷深刻影響了他的思想和寫作。1802年,他回到巴黎,為了求學而辭去軍職。拿破崙倒台後,他拒絕在新政府中任職,在米蘭定居。他在米蘭度過很長一段時間,也很喜歡米蘭,甚至希望死後能葬在這裡。但1821年,因為和一些義大利愛國者之間的往來,而被奧地利政府逐出米蘭(當時北義是由奧地利帝國統治)。
回到巴黎之後,斯湯達爾開始發表著作,陸續出版了《論愛情》(1822)、《羅西尼傳》(1824)、第一部小說《阿爾芒斯》(1827)、《羅馬漫步》(1829)、《紅與黑》(1830)等,以及數十個短篇或故事,和數百萬字的論文、隨筆和散文、遊記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