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有趣的科普作家瑪莉.羅曲最膾炙人口的著作
»《紐約時報》非文學暢銷書排行榜第二名,盤據非文學排行榜六週
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有正眼瞧過自己身上的器官,那是我們所擁有最珍貴、最神奇的東西。等到出了什麼毛病,才會想起它們的存在。
—— 瑪莉.羅曲
有好幾個世紀,消化道的英文就是「供給營養的運河」(alimentary canal)。
想像一下,你的晚餐正沿著一條靜謐蜿蜒的水道漂流,這樣的畫面多麼宜人啊。消化與排泄不再令人感覺不適或厭惡,倒像是在萊茵河上巡遊般愜意。
消化系統深處蘊藏著豐富的傳奇故事
.充分咀嚼可以降低國債嗎?
.如果唾液充滿細菌,為什麼動物要舔自己的傷口?
.自殺炸彈客為什麼不把炸彈暗藏在直腸裡?
.為什麼胃不會把自己消化掉?
.脆脆的食物為什麼吃起來很「續嘴」?
.便祕會不會要人命?貓王是否死於便祕?
人們喜歡吃雞皮和豬皮,為什麼對吃鯨皮卻猶豫半天?其實我們的菜單是由文化構成。而文化對於替代品,一向不太留情。
要說完全咀嚼有什麼好處,就是可以讓人吃東西的速度變慢。如果有人想要甩掉一些體重,這是有幫助的。
人體是大型、會動的容器,裡頭裝的正是我們最嫌惡的物質——鼻涕和唾液。倘若這些物質留在自身範圍內,我們就不覺得噁心。
爽脆的食物有獨特的吸引力。因為牙齒咬碎食物是一種破壞作用,人們因而獲得樂趣,或減輕壓力。
要學會說這套「味語」裡的風味語言,就如同聽管弦樂團演奏,一開始你聽到的是整體的聲音,聽久了,你就會聽出巴松管、雙簧管、弦樂等結構。
【齊聲推薦】
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讓我們在異常複雜且壯麗美妙的人類消化作用中,享受狂歡饗宴。──《經濟學人》
作者把之前帶入屍體、太空與性等主題的迫切好奇心,再次用在探索從嘴巴到結腸的消化系統。──《紐約客》
美妙且有趣的閱讀,而且我敢說,真是太好笑了。
──《波士頓環球報》
進入消化道,充滿歡樂的朝聖之旅。──《紐約時報》
既噁心又好看。──《娛樂週刊》
「喜歡活潑生動寫作風格的書迷,一定會被瑪莉.羅曲的新書逗樂。羅曲又一次大膽嘗試前所未有的主題,充滿禁忌、駭人聽聞、噁心、簡直不可思議的科學。她以完美的筆觸傳達這一切,溫馨、透澈、詼諧,不落俗套地分享令人忍俊不已的趣聞。讀來津津有味!」
──史蒂芬.品克(Steven Pinker),《語言本能》、《心智探奇》作者
「親愛的讀者,為了你,瑪莉.羅曲把手伸進牛的胃裡。如果你不看這本書,她就白忙一場了。而且,你將會錯過最有趣的一本關於腸子的書。」──卡爾.齊默(Carl Zimmer),《演化:一個觀念的勝利》、《小生命》作者
「如內視鏡檢查般深入探索,這本書是典型的瑪莉.羅曲:題材極為廣泛、永無止境的好奇、語不驚人死不休,而且,保證讓你笑到腸子抽筋。」──湯姆.范德比爾特(Tom Vanderbilt),《馬路學》作者
作者簡介:
瑪莉.羅曲Mary Roach
《華盛頓郵報》認證的美國最爆笑科普作家。
著有《打包去火星:太空生活背後的古怪科學》、《一起搞吧!科學與性的奇異交配》、《活見鬼:靈魂與來世的科學實驗》,以及《不過是具屍體》。作品散見於《戶外》雜誌、《連線》雜誌、《國家地理》雜誌、《紐約時報雜誌》,以及其他出版刊物。
現居美國加州奧克蘭。
譯者簡介:
黃靜雅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碩士,著有《台灣天氣變變變》。曾獲第八屆、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獎翻譯類佳作。譯作繁多,包括《第六次大滅絕》、《如果這樣,會怎樣?》、《薩克斯自傳》、《水之書》、《解密雙螺旋》、《這麼做,就對了!》等。
除了大氣科學專長,也曾出版音樂專輯「看月娘」、「生活是一條歌」;創作兒童音樂專輯「春天佇陀位」、「幸福的孩子愛唱歌」、「最棒的就是你」等。2002年之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卻心繫台灣的一舉一動,自稱是「用母親的眼睛與關懷萬物的心,跨界地球大氣與原創音樂」的家庭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