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山樓到潛學齋 | 拾書所

從北山樓到潛學齋

$ 660 元 原價 750

「文人之間的書信往來常常會引起連鎖反應的效果,而這種『連鎖的反應』乃是研究文人傳記最寶貴的材料。」──孫康宜〈《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序言:重新發掘施蟄存的世紀人生〉

完整呈現施蟄存與孫康宜往來共73封書信
感受兩位文壇巨擘的時代風采

本書內容分為上下兩輯。上輯為孫康宜與施蟄存從1986年至2000年初,橫跨中美兩地往返之信件,內容涵蓋中西文學、明清文學、女詞人研究,以及和當代學者張充和、錢歌川與康正果等人往來的情形。下輯則收錄了孫康宜根據自身研究方向與施蟄存往來收穫的知識成果,撰寫之施蟄存生平傳記、創作成果、詩詞研究,以及評論其自傳式詩作〈浮生雜詠〉等相關著述,亦有許多當時的照片穿插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信內除了呈現施蟄存晚年重要的學術活動──編輯《詞學》「海外詞學特輯」並擬籌備學術會議,以及孫康宜在美約稿的過程,也記錄了孫康宜的重要著述《情與忠》、《傳統女作家選集》的學術經歷,與對柳如是評介的深入過程,兼及美國漢學界的研究活動,在在反映出當代中國文人的學術軌跡。

本次臺灣版特別收錄孫康宜英文近作:〈有關幼年的施蟄存與女詩人陳小翠的故事〉(由朱雯琪譯成英文)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施蟄存(1905-2003)

原名施德普,字蟄存,常用筆名施青萍、安華等。施蟄存的小說注重心理分析,著重描寫人物的意識流動,是中國最早的「新感覺派」的代表。早年初露鋒芒的小說《上元燈》作於1926年,後來陸續發表〈梅雨之夕〉、〈在巴黎大戲院〉等許多注重心理描寫的新潮小說,在短短的十年間,他便在現代中國小說創作的領域裡樹立了經典的地位。
施蟄存的後半生致力於古典詩詞、金石碑版研究,並取得十分輝煌的成就。晚年出版了《唐詩百話》、《北山談藝錄》、《北山談藝錄續編》、《北山集古錄》、《水經注碑錄》、《詞學名詞釋義》和《唐碑百選》等重要著作。

孫康宜

1944年生於北京,兩歲時隨家人遷居臺灣,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進入臺灣大學攻讀美國文學。1968年到美國留學,先後獲圖書館學、英國文學、東亞研究等碩士學位,1978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普林斯頓大學葛斯德東方圖書館館長,為美國耶魯大學首任MalcolmG.Chace’56東亞語言文學講座教授,2015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2016年獲選為第31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編者簡介】

沈建中
獨立學者,現居上海。與晚年施蟄存先生過從甚密,並致力於施蟄存研究,編著有《施蟄存先生編年事錄》、《遺留韻事:施蟄存遊蹤》、《世紀老人的話:施蟄存卷》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