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兩宋詩詞領風騷:詩詞一體,深入蘇軾、陸游的完整內心世界 | 拾書所

慢讀.兩宋詩詞領風騷:詩詞一體,深入蘇軾、陸游的完整內心世界

$ 334 元 原價 380

歐陽脩、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陸游……
同時品味宋詩與宋詞,
完整深入宋代文人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整個宋代除了柳永、周邦彥、辛棄疾等少數人外,大多數文人的優先選擇是做詩人,填詞不過是他們的「餘事」。然而,由於宋詞太過耀眼,以致於許多讀者忽略了鍾愛作家的另一面,以及宋朝文學的另一偉大成就。

兩宋詩詞小知識:
蘇軾現存詩二千七百多首,詞只存三百多首;
陸游更是存詩九千三百多首,只存詞一百三十多首。

歐陽脩是宋詩與宋詞發展的關鍵人物,他利用擔任禮部貢舉的機會,以新的文風作為考生文章的取捨標準,錄取了像曾鞏、蘇軾、蘇轍這些後來的文壇巨擘,於是最璀璨的宋朝文學明星,一一登場……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宋詩】
前面聳立著唐詩這座高峰,宋代文人卻能另闢蹊徑,詩技上既能因難見巧,藝術上也能別開生面。錢鍾書認為:「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唐詩因情景交融而令人一唱三嘆,宋詩則以其深曲瘦勁而讓人回味無窮。宋詩在三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流派林立,詩體繁多,僅作家個人風格就有「東坡體」、「山谷體」、「王荊公體」、「陳簡齋體」、「楊誠齋體」等。

【宋詞】
詞在宋代因前人染指較少,這種文體較之詩文更少陳詞俗套,因而宋代文人更易開疆拓土也更易於藝術創造。蘇軾之前並沒有豪放與婉約之分。劃分的關鍵是曲調和詞風,十七、八歲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其情調風格自不同於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詞體的興盛由小令到中調而至慢詞,終於從小溪曲澗匯成了泱漭巨流,從詩的旁支別流進而與詩齊驅並駕。

「宋詩」與唐詩,如雙峰並峙,互相輝映;
「宋詞」的光芒萬丈,前無古人一枝獨秀;
且看宋詩與宋詞,共領風騷三百年!


***
作者戴建業的講課影片上傳網路之後,持續掀起熱潮,獲數億次播放,幾千萬網友按讚叫好,被評為:今日頭條「2018年度人物」、「2018超星影響力年度名師」、百度2019年「影響力作者」。然而他說:

「我寫的比我講的更有趣!」

作者簡介:

戴建業
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
著有《慢讀.世說新語最風流》、《慢讀.六朝文學見風骨》、《慢讀.兩宋詩詞領風騷》(以上三本由啟動文化出版)、《戴建業精讀老子》、《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等十餘部文學專業著作,並在《文藝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另有譯文數十篇。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