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地花競艷:臺灣亂彈戲的敘事結構與地方特色 | 拾書所

移地花競艷:臺灣亂彈戲的敘事結構與地方特色

$ 432 元 原價 480

出自清朝「花部」戲曲的亂彈戲,來到臺灣已超過兩百年,因主要以北管音樂伴奏,半世紀以來也有人稱它為「北管戲」。由於迎神賽會的大量需求,臺灣亂彈戲曾經非常興盛,然而隨著觀眾喜好的轉變,亂彈戲逐漸無法與後起的歌仔戲競爭,1970年代末期,專演亂彈的僅剩「新美園」一團。

本書作者自1990年代以來,進行大量的北管表演者訪談與演出現場的田野調查,透過不同劇種同名劇目的分析比較,找出北管戲與中國同源劇種的異同,從北管總綱的敘事結構與套式運用中,尋找「活戲」演出的結合組件。臺灣亂彈戲的表演內容,呼應著清代漢人移民的群體心態,也反映日治時期民眾面對原住民族、現代化社會的態度,持續傳承並編創新劇,是北管戲曲在當代無法迴避的挑戰。

作者簡介:

簡秀珍
宜蘭羅東人,法國巴黎第七大學遠東研究博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出版有《開枝散葉根猶在──宜蘭總蘭社的繁華與衰微》(宜蘭:傳藝中心,2015)、《續修臺中縣志文化志.表演藝術》(臺中:臺中縣政府,2010)、《臺灣偶戲走向世界舞臺──班任旅東遊記(與蔡紫珊合著)》(宜蘭:傳藝中心,2007)、《環境、表演與審美──蘭陽地區清代到1960年代的表演活動》(臺北:稻鄉,2005),策劃《憨子弟、瘋亂彈──臺灣北管藝術大展》(傳藝中心,2019-2021)。近年研究重心在:透過臺灣亂彈戲的文本與演出,分析其套式運用、敘事結構和地方特色;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的戲劇活動,並經由日本奇術團天勝一座的跨國展演,勾勒臺灣在東亞表演市場的地位。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