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王廚房:舌尖上的地獄飲食文化 | 拾書所

鬼王廚房:舌尖上的地獄飲食文化

$ 396 元 原價 440

我做鬼也不會放過吃食的機會!!!

《香港教市傳說攻略》第二炮。本書以「生死與吃食」為主題,圍繞着死亡前後,以人鬼的吃食為主線,帶出各種各樣的風俗與傳說。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獨樹一幟,有所謂「民以食為天」,這種對「食」的重視,延伸至鬼界亦然。吃在大江南北不算老饕,吃在黃泉幽都才是高人。從人剛死而生者要行的「解慰酒」「纓紅宴」等特別飲宴形式;到回魂夜供養新魂的「回魂套餐」;至七月鬼節街頭巷尾「燒街衣」時奉祀鬼魂的一應食用等等,都顯示了「飲食文化」不單適用於人,也是活着的人對死後世界有着無限的幻想、畏懼甚或未知的一點嚮往,於是衍生了各式各樣「鬼飲食」的習俗。
那麼追源溯流,這些習俗和由來為何?形式若何?多年下來又經過怎樣的發展?有哪些改變?有哪些我們現在視作理所當然,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風俗,其實是各種天大的誤解?這些問題背後,都與文化、心理、歷史因素及社會現狀有關。

作者簡介:

潘啟聰博士
現職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畢業於私立珠海大學中國文學及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以文藝心理學角度分析蘇曼殊及其作品,畢業後致力文藝心理學研究。著有〈寶玉性格形成分析〉、〈略論文藝心理學本土化的發展〉、〈杜甫秦州詠物詩的心理探析〉、〈習得無助感對蘇曼殊及其寫作風格之影響〉等論文。近年研究興趣轉向以心理學理論分析鬼故事如何令人感驚慌之議題,並在學術會議上發表過〈恐懼在生活中蔓延—鬼故事的心理學分析〉的論文。潘博士曾擔任過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學術週嘉賓,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鬼文化,亦為恒大以〈口耳相傳的恐怖〉為題舉辦座談會。

施志明博士
香港史學會理事,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畢業於私立珠海大學中國文學及歷史研究所,專研香港新界風俗文化及開埠初期發展史,著有《本土論俗:新界華人傳統風俗》,以及學術論文多篇。近年不時透過傳媒推廣本地歷史文化,如無線綜藝資訊節目《學是學非》、《粵講粵㜺鬼》擔任專家嘉賓、蘋果日報動新聞節目《港古佬》擔任專家主持。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