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拋開習慣性自責的思維,從10張探索地圖中自我覺察、痛改變,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 拾書所

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拋開習慣性自責的思維,從10張探索地圖中自我覺察、痛改變,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 317 元 原價 360

★AMAZON網路書店5星評價、讓數萬人改變成真的「自我善待法」★


想減肥、想戒菸酒、想停止拖延、想斷開前任、想擺脫購物欲……,卻總是失敗?
「因為你意志力不堅定、你不夠好、你不配、你很爛、你很弱……」
面對改變失敗時,你都是這樣對自己說話嗎?
那如果,你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會這樣對他說話嗎?

寫給:
 無法戒除壞習慣,就責備自己「軟弱、無能、沒有用」。
 每年都許新年願望,想要有所改變,卻沒有一年實現。
 無法長久維持好習慣,經常故態萌發、走回頭路。
 想要多認識自己,提升自信心與自我肯定。

作者擁有超過20年的臨床經驗,是英國知名行為治療師;她發現要使「改變」持之以恆,「善待自己」是唯一方法,而她自己就是這套方法的見證人。多年來與肥胖的纏鬥,她終於靠著這套「自我善待法」剷除50公斤的體重(而且至此從未復胖)。


▋停止自我苛責、負面的自我對話,留點「同理心」給自己
面對改變失敗,多數人都會責備自己:「我怎麼又大吃大喝,到底在幹麻」、「我好廢,連一杯酒都把持不住」。然而,責備只會徒增自卑感,導致自信心更加低落,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做出改變。
踏在另外一隻鞋子來看看自己的現況,如果連自己都不同理自己,又能期待誰能同理你呢?改變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這絕對是一件你做得到的事;然而對的事情總是不太容易堅守,但是你有選擇的權利,能做出一種善待自己、同理自己的選擇。

▋改變不是因為不好,而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那麼要如何同理自己?首先,需要知道「改變」不是一種懲罰。何謂好習慣、壞習慣?為什麼想要做出改變?其實,這只是年齡增長後的價值觀改變使然。
生命來到不同階段,過去認為的好習慣,有可能瞬間變成壞習慣。然而,承認這些舊習慣曾經幫助過我們什麼,不但能讓我們以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自己想要採納什麼樣的新習慣,還能幫助我們強化善待自己的念頭:「你沒有自己想像的這麼爛、軟弱,而是為了達成某些(或曾經的)目標,才採取某些你現在認為的壞習慣。」

▋找出「想要改變」的背後原因,而不是行為本身
舉例而言,年輕時養成喜歡購物的習慣,對現在的你而言,是一種奢侈揮霍的壞習慣;你很想停止每次點下滑鼠網購的行為,卻總是做不到。這時,若只知道去停止「購物」這個動作,而不去探究「為什麼熱愛購物的原因」,是永遠無法成功改變的。
你應該去思考,究竟購物給你帶來什麼快樂的原因?是同儕羨慕的眼光?追求時尚的滿足感?還是壓力的宣洩?透過「自我善待法」中的探索地圖,找出每個想要改變的真正原因,並尋找替代方案,才能長久維持你所嚮往的好的行為模式。

▋10個命題,10張自我探索地圖,是自我剖析也是最佳後盾
「我的人格特質」、「令我引以為傲的時刻」、「我想要成為的人」……,本書收錄的10張樹狀探索地圖,能幫助各位一步一步剖析自我,重新認識自己;更重要的,它們亦是堅持改變、莫忘初衷的最佳利器。
改變中的「走回頭路」,通常都是在某一個無法把持的「一秒瞬間」;而這一張張的地圖會不時提醒我們:不要再重蹈覆轍、其實你沒有那麼糟、其實你也有值得讚許的地方;這些探索地圖就像一張張珍貴的護身符,守護著我們每一個改變過程中的猶疑瞬間,即時拉我們一把。

美國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說:「習慣不能一股腦兒被扔出窗外,必須一步步地把它哄下樓。」與其想立竿見影的看見改變,不如享受改變的過程,重新認識自己、同理自己、善待自己;而唯有真正認識自己之後,才會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對你好」的人事物。
本書提供一個自我療癒的空間,用最隱密、私人的方式揭露內心最真實的自我;即使你覺得你沒有壞習慣、也無須改變,也可以透過這本書,在這個人心惶惶的時代中,更了解自己、安定心緒。


【對自己好一點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周志建|諮商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熊仁謙|快樂大學創辦人


★AMAZON讀者5顆星,好評盛讚★
「身為一名健康管理教練(Health Coach),這是一本『必讀』的書!我將莎魯書中所教授的方法,套用在我的學員身上,結果每個人都成功改善了健康和體態。這本書我已經買了第3本了,因為我把它送給了更需要它的學員。」——Colleen O.

「事實上,我們無法戒除壞習慣,並不是因為我們『很差勁』、『很軟弱』或『很懶惰』。拜託!你會用這些字眼批評別人嗎?不會,所以,也請不要用這些字眼評論自己。好好『善待』自己,才是改變自我的最佳方法。」——HappyReader

「作者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最好的自己。創造屬於自己的改變計畫,而不是要由別人來告訴你,你應該成為什麼。」——Joan N.

「即便我讀了很多關於自我成長的書籍,《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是我目前讀過最有啟發性的一本書,不論是方法或練習,對我而言都很容易執行。相信我,書中的方法一點都不繁重或是會感到壓力,你會在不知不覺中,成功改變自己。」——Melissa


※本書特色:
1. 不是什麼心靈雞湯或毒雞湯,而是提供實用且可執行的有效方法,協助讀者翻轉人生。
2. 無論想要的改變或大或小,都可以直接翻閱至最適合自己的章節,不用從頭閱讀。
3. 方法隱密,可獨立完成,無須擔心他人批判眼光;透過閱讀真誠面對、改變自己。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其實過度的強迫、苛責自己,反而會讓我們自信心低落、永遠無法擺脫壞習慣;所以試著「寬以待人,也寬以律己」吧!本書提供類似心智圖的樹狀地圖,給予每位讀者最隱密、個人的自我諮商空間,不用擔心他人眼光或打擾,徹底重新認識自己。

作者簡介:

莎魯‧艾札迪(Shahroo Izadi)
行為治療師,其在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展開職涯。在成立自己的診所前,她曾在藥物濫用治療慈善機構「Turning Point」服務,也曾在已故英國歌手「艾美‧懷絲基金會」(Amy Winehouse Foundation)主持許多互助治療團體,還為數個一流的健康和社會照護組織提供培訓和建議。在從事臨床行為治療師多年後,莎魯歸納了一套「自我善待法」,幫助無數個案成功且持之以恆的改變。想知道莎魯的更多介紹,請至Instagram追蹤:@shahroo_izadi。

譯者簡介:

王念慈
栽入譯境的理科人,鍾愛文字乘載的感性與理性,虛幻與真實。希望藉文字之力,讓更多美好於世界發酵。Facebook交流專頁:蔓遊世界。

Brand Slider